【首发】隈研吾:日本甜品店设计
隈研吾设计事务所授权Designwire设计腕儿独家首发!
编辑/文:周硕
设计师:隈研吾
图片来源:MASAO NISHIKAWA
“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在《负建筑》一书中这番论述,完整的表达了隈研吾对未来建筑模式的探索方向。
相信很多人对隈研吾的了解都是从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开始的,他用竹质材料建构了一个与长城两两相望的独特空间,几乎是不可思议地实现了“结庐在人间”的意境;位于的上海Z58水/玻璃项目,恰到好处的诠释了‘使建筑消失’的理念;再如闻名遐迩的瑜舍酒店、三里屯SOHO……无论你好奇也好,赞叹也罢,总之,隈研吾的设计总是以打破常规的创意,一次次刷新人们对于建筑固有形态的认识。
两口屋是清点心店位于日本爱知县的一条商业街上,与周围林立的商业楼相比,巨大的屋顶让它看起来与周围环境有些不搭。它不像是一个商店而更像一个家,但这恰恰是隈研吾设计的初衷。在他看来,建筑之于环境未必要一味的迎合,有时候建造出一个对立于环境和人们固有思维的造型,更能诠释主体。那么,以‘家’为理念的两口屋是清,显然更能让人们找到归属感。
在日本的‘家’中,屋顶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隈研吾紧紧的抓住了这一特点,但中规中矩的造型显然不是他想要的效果。因此,他以四面体大屋顶的形式表现出两口屋是清所具有的“家”的氛围。在脊檩部分,将龙骨梁通过钢筋柱单端固定,形成了一种屋顶仿佛凌驾于地面上浮动的形态。
这个大屋顶通过一根200mmx200mm的伞形钢筋柱支撑,外围部分为了避免风压带来的冲击,放置了3根均匀的圆形钢柱,使整个空间与极富透明性的内部庭院融为一体。此外,设计师还将整个建筑物设置为大小不一的桁架结构的集合体,以此打造出面向三角形中庭的漂浮状态。
两口屋是清点心店的中庭部分是一个三面开放的透明体,玻璃是这里的主角,这与隈研吾在日本东京的家如出一辙。他家里的室内空间有一百多平方米,四周是玻璃的墙壁,地下铺着白色石板,玻璃墙处在室外露台与室内空间之间,是为了把外面的风景带入房间里。这是隈研吾所追求的透明性,以玻璃的造型体与自然进行对比,达到一种感官上的融合。
内部空间的设计是从店内使用的日式角型蒸笼获得灵感,通过扁柏做的百叶板将各个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二层往上均为倾斜的顶棚设计,屋顶并未完全被遮盖,光线可以通过折射进入室内,在感官上重新构建空间。这样的设计不仅传承了日本建筑中的屋顶概念,也丰富了光的存在状态。
在充满扁柏的木香中品尝日式点心的美味;在绿意盎然的玻璃庭院中,感受光的魅力,是两口屋是清为人们打造的惬意空间。
项目名称:两口屋是清点心店
项目地址:日本爱知县
项目面积:315.22m2
【设计师介绍】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东京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创办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1954年出生于横滨,1979年东京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1990年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作为当今日本建筑师的领军人物,他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其作品的独特性在于他善于利用环境特征来创作,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其在中国的代表作除了Z58水玻璃,北京瑜舍酒店还有三里屯SOH0,“上下”旗舰店,杭州象山国美美术馆等,著有《负建筑》《十宅论》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