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国际建筑与室内设计周—Designwire论坛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设计盛世,上海国际建筑与室内设计周自2006年起就与国际精品设计展联袂举办,他们通过设计高峰论坛、流行趋势发布、创意作品展示、设计竞赛和颁奖典礼等方式,让建筑装饰行业与设计界的精英们深入对话,从而推动设计与产业间的互惠联动。
2015年3月31日,正值上海设计周举办期间,在新国际博览中心E2馆,一场名为‘改造是否意味着颠覆’的主题论坛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此次论坛由designwire设计腕儿主办,并得到了上海江峰家具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BNJN室内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陈铮、壹舍建筑合伙人范继景、台湾大易国际·邱春瑞设计师事务创始人邱春瑞,均作为演讲嘉宾出席。论坛旨在通过设计精英们的交流探讨,观察中国当代设计实践的发展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轨迹,并用前卫的理念开启新一轮的设计思潮。
对于不同的设计师而言,项目改造赋予不同的意义,有的设计师尽量保留,保留原有的味道。因为,他认为当决定买下一座房子时,就接受了它的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文气息,让建筑更丰满;当然,不同的设计师,面对项目的时候,会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在此次主题论坛中,三位主讲嘉宾从自身经验出发侃侃而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与灵感磁场,让设计的本质逐渐清晰。
邱春瑞:从茶道谈设计
邱春瑞,台湾大易国际·邱春瑞设计师事务创始人,台湾著名的室内建筑师。从事室内设计行业2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商业地产设计方案经验以及营销策略。收藏了全世界100多辆自行车,并且能泡一壶好茶。
论坛伊始,邱春瑞便直抒胸臆:“我本人比较反对拿案例来演讲,但是案例确实能帮助人更直接的理解设计,因此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些案例,以案例为背景,主要谈理念,讲故事。”
在邱春瑞看来,设计与茶道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必须同时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空间内,就好似茶必须在茶壶中才有所谓的茶道,一旦茶壶破碎了,那么一切故事都将失去其发生的机会,邱春瑞叫它灵魂。在接下来的演讲中,他也一直围绕着灵魂去谈设计,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去详细描述如何在一个四维空间内做出有灵魂的设计,一个有故事的设计。
陈铮:改造是否意味颠覆
陈铮,BNJN室内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美国注册建筑师。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等领域拥有超过 20年的丰富经验, 并拥有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工作的经历。曾在AECOM工作18年,尤其擅长办公空间的设计。
建筑是一个实用的艺术品,此次论坛中,她带来了四个案例去诠释这句话。在她的字典里,一个空间无论是颠覆性的改造还是若有若无的微调,实用都是这一切的前提。她说:“对我而言,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而这目的就是为业主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范继景:隐性的关联
范继景,壹舍建筑合伙人。作为国际新生代设计师,范继景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思维逻辑,对一切新鲜事物具有极其敏锐的洞察。他曾担任李玮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主案,期间设计完成上海九间堂、北京钓鱼台七号院、南京世贸中心等项目。2012年加入上海壹舍建筑担任董事合伙人和设计总监。
"我们的作品应当是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作出一种回应,设计应在普遍性当中寻求与众不同,差异性和多样性是设计进步的源动力。"
在此次论坛中范继景的演讲主题是‘隐性的关联’,也许是因为非科班出身的缘故,在做设计时,比起大多数设计师着重考虑的空间、线条甚至是风格之类,他更关注事物之间彼此的联系。另辟蹊径的演讲角度,与独具幽默的语言风格,让论坛现场异常活跃。
马海金:分享Designwire logo含义
论坛最后,Designwire创始人兼主编马海金为大家分享了近半年全球十大经典设计案例,以及Logo和智囊团的意义。<Designwire设计腕儿>致力于挖掘行业内有思维逻辑的青年力量,希望设计师在这个平台找到一种归属感,有自己的态度和语言体系,更自信。所以"设计腕儿"对外界也是对设计师一种职业性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