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Holl: 建筑融入景观,空间必须有场所感!
3月19日,国际知名当代建筑大师Steven Holl亲临旭辉集团总部,进行了有关建筑创作理念的分享,并对旭辉与他目前正在合作的北京七里庄办公楼项目,与旭辉团队和包括Designwire在内数家媒体的进行了深度沟通。
Steven Holl与旭辉团队
期间Steven Holl同北京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总监Roberto Bannura先生及易元初先生共同介绍了事务所在中国的最新项目。
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生于1947年的美国建筑师,作为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获得巴黎建筑学会最高荣誉奖章,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资深会员。他在世界各地做了许多博物馆建筑项目,作品极具创新性。
Steven Holl在分享会上介绍了他的一系列经典项目,包括融合了田园与都市生活的北京的MOMA,通过切割和连结自成风格的成都来福士,和历经岁月却仍然引人入胜的南京四方美术馆等项目。这次,由旭辉地产与Steven Holl北京建筑事务所共同打造的七里庄CIFI项目揭开帷幕。
旭辉北京七里庄CIFI办公楼项目
Steven Holl为我们介绍了旭辉北京七里庄办公楼项目的三个核心理念:自然光线、融合空间、通透性。
旭辉北京七里庄CIFI办公楼项目
自然光线的利用无疑为项目注入了灵魂,为了利用北面的漫射光显,在屋顶上做了弧形玻璃设计通过下沉庭院将自然的和煦阳光引入地下空间。
旭辉北京七里庄CIFI办公楼项目
建筑的形体非常纯净,建筑与结构的形式统一,五个屋顶花园体现了设计师一向坚持的“场所精神”,强调建筑融于环境。这里,每一个花园都由一种特定的植物所统领,创造别具一格的独特氛围。
旭辉北京七里庄CIFI办公楼项目
设计师认为“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毫无特征的基地(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地。在室内挑空的空间,可以在高处眺望这些分别以紫竹、景天、紫藤、柿子树以及石景主导的屋顶花园,景观环境中的七个喷泉出于视觉与听觉上双重考虑,获得了难以描摹的沉静意境,景观与建筑融为一体,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场所”感。
旭辉北京七里庄CIFI办公楼项目
如何定义中国的建筑、景观和城市肌理的关系?
在中国“风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在我看来,风水不仅拥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意义,更有关于日照和风向等实际因素,这些因素也应该在设计中得到体现,而且是不应被忽视的。
▲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图片源于网络)
您对办公和环境可持续性的看法?
生态与环保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人长时间停留的场所,在类似居住空间以及办公空间更应具备这样的属性。在我们的新的竞赛项目中,我们使用了大量光伏板发电装置,我们在关注建筑的同时,也关注环境可持续性问题。
▲北京当代MOMA LINKED HYBRID(图片源于网络)
请问您对于在中国设计项目的原则以及在中国建设语言环境下对未来的憧憬是什么?
在这里我尽可能将自己对于现象学的思考和研究体现在设计中,建筑中的现象学基于直观和心理意识的作用而不强调物质作用,通过光线、质地和空间去验证这些理论,为使用者营造具有场所感的空间。未来我希望中国的建筑能够更关注环境可持续性,以及继续产生高质量的建筑项目。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NANJING SIFANGART MUSEUM)(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