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腕儿x琚宾:良壤酒店体验之旅圆满落幕!
“晨起后,光会从东边大堂朝内转入,与清风契,或伴鸟啼。又或者自然醒来已近午时,树影时晃,枝条载荣…...”
水平线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琚宾
2019年10月18-19日,由设计腕儿主办的‘良壤酒店深度体验之旅’如期拉开帷幕,琚瑸亲临授课,从ALILA到粮壤,娓娓道来本土酒店品牌的表情以及愿景。
设计腕儿创始人马海金
另有设计腕儿主编马海金女士、琚宾先生以及良壤酒店品牌创始人朱树磊共同展开的地产尖峰对话,为与会来宾带来多维的的行业解读。
琚宾:阳朔Alila x 良壤酒店设计分享
在ALILA的设计中,设计师琚宾将“当代性”、“文化性”、“艺术性”共溶、共生,以此作为设计语言用于空间表达。
从传统与当下的共通、碰撞处,找寻设计的灵感;在艺术与生活的交错、和谐处,追求设计的本质。在历史的记忆碎片与当下思想的结合中,寻找设计文化的精神诉求。
“只要是人自身,就会产生本能的想象,而作为一名设计师,更是要将空间转化成记忆的图像”,他以图像学为始,结合绘画学、建筑学等不同体系,阐述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将各个体系为之串联。
琚宾谈到良壤酒店这个作品,实现了他对于设计,特别是对东方、江南的理解,相较于以前的作品的过于局部。良壤酒店是比较完整的,一气呵成,很好的实现了他现阶段的一些思考。比如艺术、文化、自然应如何融在一起。在他心中。自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文化,最后是艺术文学。
他认为设计中有一种价值叫指向永恒,只有指向永恒的时候,人才会持续发酵,永不过时,这个就需要设计者看透商业,还要懂得离开商业,设计者还要进取,不可以失去自己。
良壤酒店琚宾x朱树磊x马海金尖峰对话
朱总:感谢琚宾老师的分享,他在一个小时中分享了我们在3年里走过的历程。作为一个很挑剔的消费者,我从11年开始转向的酒店,我在乌镇和西塘之间选择了西塘。这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尊重:三大板块(有机农场、度假酒店、和景区链接的商业街),5大经营重点(文创、餐饮、娱乐、文化艺术、酒店)成为了西塘良壤酒店的定义。在Alila总裁的推介下,我和琚宾老师见面之后一个小时内就确认了这个项目的落成。
从刚才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优秀的建筑是如何走出来。3年来我们坚持一个月一次大会,一个星期一次小会,才有了琚宾老师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后的必然的成果。
良壤酒店品牌创始人 朱树磊
马海金: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在一个小时之内给达成合作?
朱总:琚宾老师的温文尔雅让我产生了信任感。而且琚宾老师给我看到的案例让我感到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琚宾:你能遇到对的人的时候,就一定都是对的。你气场散发的那种能量可以寻找对的人,会让你遇到懂你的人,我就是这样遇到朱老师的。而我们日常的沟通内容也是一件事一件事的解决。朱老师作为一个管理者,从细节、材料、资金各个角度都在总体统筹。这个项目就是这样来的,它从我们看不见的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背后的细节叠加起来的。从农业到餐饮你看到这个团队,你就知道这个企业可以走多远。
朱总:我和琚宾有个一个君子之约,就是在未来,在全国开不少与20家。从长三角、到珠三角,每一个酒店或许不同,但我们这个品牌对选址要求是一致的非常高,在大城市的周边,周边配备的农业用地的不少与1000亩,作为国内第一家酒店品牌,我们想要它它与世界上任何一家酒店品牌都不一样,在未来可以代表中国的酒店品牌。我们目标是让每个体验者住的安心、吃的安心,让每一个服务者发自内心去工作。
马海金:是的正如我们所说,做自己让时间会来回报你。
观众提问
Q:您这创立的良壤时遇到的3个挑战?2个是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个是在未来要面对的。
朱总:其实每天都是挑战。在建设过程中挑战不多,应该就是对结果不能100%的满意。在运营过程中遇到挑战是对于服务优化,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因为我们对于品牌的定位决定了服务水平的要求,这是当下的挑战。对于未来的挑战是,我们如何在未来依旧保持着这份热情和初心。
Q:我作为一个有些酒店体验经历的人,我发现酒店的细节真的考虑的非常周到,但是我对于酒店管理团队在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我很好奇?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品牌的价值观的认知我觉得不是很强,这输出这一块您准备了多久,在未来又是怎么思考?
对于琚宾老师我的疑问是,酒店给我的感受是非常像一个博物馆,在动线与体验上您取舍是什么?比如导识系统是怎么考虑的?
朱总:我在未来肯定是要成立自己的管理公司的。我现在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管理公司了。第二是我们的有机农场。我认为在未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生活方式的一定是非常注重,这种趋势的源头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
Q:我想要知道朱总和琚宾老师在交流、决策、沟通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朱总:我们只用是五年时间,有机生活度假这一个事情的核心。良壤是我们将这些年的尝试和想法逐渐提炼出来的结果。我老朋友徐松从时尚界转向到有机产业,帮助我们提炼和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帮助等多地方恢复有机土地。
琚宾:徐松老师是我在这么多年来很欣赏的人。我常说,你看到朱总周围的人都有这相似的特性,大家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都极其的努力,正是这群人与他一起成就了这个品牌。
Q:想问朱总针对中国人的作息和度假时间分配是如何应对?
朱总:凡是涉及到文旅度假的问题,基本上一年的运营时间是7-8个月,所以我们在其他的时间都在努力的提高自己。比如周一到周三我们着重于内部的培训,其他的几天,我们就集中去服务和我们的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