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现场活动
第四届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为期三天,为中国公众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文化交流机会。展会一直被视为一个交流和分享意大利、中国及世界设计行业发展知识与愿景的机会,届时将由国际知名设计师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
11 月 20-22 日,在上海展览中心(SEC)的舞台上,有大量关于热点设计和建筑主题的讨论与辩论会。
作为米兰国际家具展催生许多顶尖设计师(如Castiglioni、Zanuso、Magistretti 和 De Lucchi)的传统,Rodolfo Dordoni 将开启这一系列邂逅。多年来,Rodolfo Dordoni 一直为众多知名家具和灯具公司提供艺术指导,为意大利制造和外国品牌设计产品。Dordoni 先生推崇一种成熟的极简主义,即一种充满欢乐的、不加以过度修饰的,却又从不刻板又能驾驭极端个人色调的设计风格。其独特的设计作品建立在舒适、美观、比例适当及优雅的基础之上。他最大的优点是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材料的广泛理解。RodolfoDordoni 在他的设计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对谈中,将反思设计师与公司之间复杂而协同的关系,这是项目取得良好成果的关键因素所在。
他将通过挑选自己最重要的项目来讨论 40 年的职业生涯,并解释设计师对公司的贡献、对话的重要性以及对话如何赋予产品形状和意义。
他将与李虎展开对谈。李虎是 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 教授。曾任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位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其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GSAPP 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负责人。此外, 李虎还是一届中国设计大展策展人,威卢克斯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评委。
他认为,每个项目都应该由一个清晰而有力的想法来驱动,并应传递价值,而不仅仅是外表。 创新和技术固然重要,但正是这种对细节、材质和材料的关注,赋予了他的倾心投入,最终造就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
大师班第二讲将由 Patricia Urquiola 主持。毕业后,她曾在巴黎的恩西学院担任Castiglioni 和 Eugenio Bettinelli 的助理讲师,她与 De Padova 和 Vico Magistretti 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并在 Piero Lissoni 的工作室负责设计团队的协调工作,并最终于2001 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此以后主要从事于产品设计、室内及建筑设计领域的工作业务。她曾为著名的意大利和国际公司设计过产品。Urquiola 赢得了众多知名的设计委员会和国际奖项,这证明了她的天赋与决心以及活力和情感联系能够让她在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Urquiola 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特点,对未来有着准确的预见和判断。Urquiola 认为色彩、材料和光是三个相互作用的元素:她在每一项设计过程中会考虑,将这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何种效果。她的对谈以关怀之旅命名,传达了其职业生涯以关怀为指导方针的事实。Patricia Urquiola 讨论了界定其职业生涯的项目与合作,以及她必须应对的挑战。
Patricia Urquiola 将讲述一系列关于她在研究、材料、创新和技术方面的创造性方法,以及她与设计师和品牌长期合作关系的专业与个人轶事。
她将与赵扬展开对谈。赵扬于 2007 年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赵扬工作室,以实验项目尝试探索中国城乡新需求的建筑解决方案。赵扬的作品将建筑与有形的社会、文化和自然背景联系起来,而这一传统一直被中国当代设计和建筑业所遗忘。尽管如此。赵扬的建筑作品,现代而且抽象,是一种对当下的洞见,而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模仿。正是这种守护精神赋予其建筑作品形状、运动和节奏。赵扬竭力在每个场所中寻找一种“存在的理由”,并将之呈现为我们当下的形态。这是一种充满勇气和富有远见的尝试,因为它是对飞速变化的国家建筑业所固有的特殊条件理智而又感性的回应。
大师班第三讲将由 Ferruccio Laviani 展开。作为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在 De Lucchi 工作室工作,并成为工作室的成为合伙人,直到 1991 年,他决定在米兰开办自己的工作室。多年以来 Laviani 先生一直是 Kartell 公司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担任诸多其他公司的艺术总监类职务。他为私人客户及著名的家具和时尚品牌提供关于商业空间、展示空间、办公室和住宅居所的设计方案。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文学和音乐文化, 以及许多杰出的专业交叉感染。
Laviani 先生不是一位墨守成规的设计师,他时刻充满激情,并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设计工作之中。Laviani 的设计风格不断演变,从90 年代的极简主义到 Tom Ford 的古驰魅力,从杜嘉班纳的新巴洛克风格,再到孟菲斯和色彩主义。其对谈以循序渐进命名,回顾了他在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和安装 领域 30 年职业生涯的最高成就:他很早就参与米兰展,然后进入孟菲斯集团,之后在他在 Michele De Lucchi 工作室工作多年,与 Kartell 和 Foscarini 展开,与伟大的Achille Castiglioni 相遇,以及他与意大利和法国众多领先的制造商的合作经验。
他将与陈飞波展开对谈。陈飞波于 2004 年成立陈飞波设计事务所,2010 年创立家具品牌“触感空间 Touch Feeling”。2012 年、2015 年参加米兰中国当代工艺设计展。2015 入围“福布斯”中文版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 30 强。2016 年陈飞波同时入围第三届中国设计年度人物和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全国榜单。2013-2019 年,陈飞波四度入选 AD 安邸杂志 100 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精英。他的工作范围从视觉传达到空间设计产品,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消费者体验方面,主要在住宅和酒店行业 工作。经过多年对设计与艺术探索,他开创了将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设计语言相融 合的新模式。
由 Davide Rampello 构思并由建筑师Alessandro Colombo 设计的多媒体装置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服务,DE-SIGNO 列奥纳多时代前后的意大利设计艺术展示项目,旨在向这位兼收并蓄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天才致敬。作为纪念纪念列奥纳多·达芬奇去世 500 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米兰国际家具展还想通过在中国讲述其生活、学习、作品以及他与当代意大利设计的关系来表达对他的敬意。此外,米兰国际家具展还打算通过该装置强调意大利和中国之间过去与现在的文化联系的重要性。
由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合作伙伴组织的辩论会、会议和颁奖活动组成的一系列日程安排将丰富这一文化活动。
由 Designwire 设计腕儿协办的国际房地产与设计专业会议——探索全球设计的使命, 将专注于私人房地产和豪华酒店的室内设计主题。会议将从建筑商的角度来解决这 一问题。
由 domus China 组织的城区改造:回归精彩生活的讲座将看到四位著名设计师分享他们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看法。他们认为当今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精心规划空间和土地,平衡分配资源,改善住房结构。
名为“新创造者的新道路”的理想家未来论坛,关注新一代千禧一代,他们正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数据、机器学习、纳米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他们带来了创新。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和表达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与复杂。那么,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们的设计方式?技术创新给设计界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 INTERNI 与 INTERNI 设计时代组织的名为创业精神的新领域的设计对谈提出了对意大利设计所采取的战略和生产方向的思考,以及正在朝着更加现代与国际化的亚洲市场如何看待意大利设计的思考。年轻一代越来越被意大利的设计、设计史、设计师,尤其是其“原创性”所吸引。演讲嘉宾将有 Molteni&C 市场营销与传播部门总监 Giulia Molteni;Visionnaire 艺术指导 Eleonore Cavalli;Porro 市场营销与传播主管 Maria Porro; 宾尼法利纳产品设计( 上海) 有限公司工业设计总监 Antony Margiasso;及家天地创始人任小勇与张霞。
第二届上海米兰设计电影节(Milano Design Film Festival)是米兰和上海之间的大师级亲和力的展示,比较了 40 年前的两座城市。两座城市都是各自所在国家的经济与工业推动者,在勤劳、教育方法和强大的生命力方面相似。如今,两座城市都渴望继续增长和适应现代化所带来的变革,引导创新和改善。MDFF 的创始人 Antonella Dedini 将与 SilviaRobertazzi、 负责时装和设计的米兰市就业政策、生产、商业和人力资源委员会委员 Cristina Tajani、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及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参赞Roberto Pagani 交换想法和观点。
最后,《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的 EDIDA 国际设计大奖将聚焦中国最好的产品和国际舞台上最有趣、最受赞赏的设计师。此外,上海新锐设计奖(SaloneSatellite Shanghai Award)将展示 4 个顶级项目,其设计师将被邀请参加在 2020 年在米兰举办的卫星展(SaloneSatellite)。
现场活动计划
意大利广场
2019 年 11 月 20 日,星期三大师班 │意中建筑与设计对话Rodolfo Dordoni
“设计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对话设计师:李虎
上午 10:30 – 下午 12:30
2019 DESIGNWIRE 国际地产与设计论坛探寻全球设计的使命
下午 1:30 – 3:30
ELLE DECORATION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EDIDA)
下午 3:30 – 5:30
2019 年 11 月 21 日,星期四 大师班 │意中建筑与设计对话Patricia Urquiola
“关怀之旅”
对话设计师:赵扬
上午 10:30 – 下午 12:30
第四届上海卫星奖
下午 12:30 开始
城市更新,回归有温度的生活
下午 1:30 – 3:30
创业精神的新领域
下午 3:30 – 5:30
2019 年 11 月 22 日,星期五 大师班 │意中建筑与设计对话Ferruccio Laviani
“循序渐进”
对话设计师:陈飞波
上午 10:30 – 下午 12:30
理想家未来论坛新生代,新路径下 午 1:00 – 3:00
米兰设计电影节
上海与米兰密切相关
下午 3:00 – 5:00
RODOLFO DORDONI
建筑师与设计师Rodolfo Dordoni出生在意大利米兰,并毕业于米兰的建筑学院。多年来,他负责为Artemide(玻璃商品)、Cappellini(1979年至1989年)、FontanaArte(家具系列)、Foscarini(灯具)、Minotti(1997年至今),以及Roda(2006年至今) 提供艺术指导,并为多家公司提供设计方案,包括:Amini、Artemide、Cappellini、Cassina、Ceramica Flaminia、Dada、Dornbracht、Driade、Effegibi、Emu、Ernestomeda、Fantini、Fiam Italia、Flos、Flou、FontanaArte、Foscarini、Jab、Kartell、Kettal、knIndustrie、MDF Italia、Minotti、Molteni&C、Moroso、Olivari、Pamar、Poliform、Poltrona Frau、Roda、RB Rossana、Salvatori、Sambonet、Serralunga、Tecno、The Rug Company、Unifor、Venini和Zanotta。
Dordoni Architetti主要致力于住宅、商业与展览区域的建筑规划,室内设计、私人住宅和别墅设计以及零售店铺、工商业空间的项目设计,并负责监督展厅、展台、餐厅、酒店的方案实施。
LI HU
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聘设计导师。曾任美国斯蒂文· 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SAPP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负责人。他于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8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李虎是“50 under 50: 21世纪创新者奖”获得者,曾被评为2014年GQ年度建筑师,英国ICON 杂志“未来50人”, 2011年《新视线》的年度创意人,并担任第一届中国设计大展策展人, 威卢克斯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评委(国际建协指定)。除在清华任教以外,李虎也经常应邀参与国内外大学或机构的讲座、评图等学术活动。
代表作品:歌华营地体验中心、田园学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清华大学海洋中心、深圳坪山演艺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等
PATRICIA URQUIOLA
建筑师、设计师、Patricia Urquiola 工作室创始人
Patricia Urquiola出生于西班牙奥维耶多,曾在马德里理工大学以及米兰理工大学学习建筑学,并在1989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师从Achille Castiglioni。Patricia曾与Vico Ma- gistretti共事,并随后担任Lissoni Associati的设计主管。2001年,Patricia在米兰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建筑、艺术、艺术指导、战略咨询、展会、展示设施、图案设计,以及概念开发等工作领域。
她曾为最重要的意大利公司和国际公司提供过设计服务,例如Agape、Alessi、Andreu World、Axor-Hansgrohe、B&B Italia、Baccarat、Boffi、Budri、Cassina、Coedition, De Padova、Driade、Flos、Gan、Georg Jensen、Glas Italia、Haworth、Kartell、Kettal、Kvadrat、Listone Giordano、Louis Vuitton、Molteni、Moroso、Mutina、Rosenthal、Ve- rywood和Viccarbe。她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完成的项目包括:巴塞罗那文华东方酒店、柏林达斯图酒店、米兰四季酒店的水疗中心、米兰的Room Mate Giulia 酒店和科莫的IlSereno酒店;此外还有为卡西纳、Gianvito Rossi、宝马、米索尼、Moroso、Molteni、Officine Panerai、H&M和Santoni设计的展厅和展示装置。
她的一些作品也在各种国际博物馆和藏品集中展出,例如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慕尼黑设计博物馆、巴塞尔维特拉设计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及伦敦设计博物馆。
Patricia是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客座讲师,例如博科尼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米兰多莫斯学院、费城艺术博物馆,以及米兰理工大学,其中Patricia还是米兰理工大学的顾问委员会成员。Patricia Urquiola是Fondazione Museo Del设计科学委员会的成员,并曾在2015年担任米兰世博会的大使。
Patricia Urquiola是西班牙政府颁发的艺术功勋金质奖章和天主教伊莎贝拉骑士团勋章的获得者;Patricia还曾获得2005EDIDA年度设计师大奖,以及12个EDIDA产品奖;Home e Häuser“年代最佳设计师”提名;西班牙AD,Wallpaper和《建筑与生活杂志》评选的“ 年度设计师”;自2015年9月以来,她一直担任卡西纳公司的艺术总监。
ZHAO YANG
赵扬,2005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建筑师张軻的支持下,在北京创立标准营造-赵扬工作室。2010年获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同年,赵扬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学习,并于2012年获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并获选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归国后,赵扬将工作室迁往云南大理,探索建筑实践在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的可能性
,并在以 “喜洲竹庵”、“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市集”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共和私人项目的设计中,探索建筑学对场所特质和生活方式的回归。2012年,赵扬获选“劳力士艺术导师计划”,在普利茨克奖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的指导下,完成日本气仙沼市“ 共有之家”建筑项目。
赵扬应邀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马来西亚建筑师学会,斯里兰卡杰弗里·巴瓦基金会举办学术讲座,并于2019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赵扬建筑工作室于2014年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应变·中国的建筑和变化”平行展;2015年10月受邀参加东京“间”画廊“来自亚洲的日常”展。工作室作品“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市集”获选参加2018年威尼斯建筑中国馆主题展。赵扬的作品和访谈也曾广泛发表于国内外著名期刊。
“赵扬的建筑作品,现代而且抽象,一种对当下的洞见,而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模仿。但是潜藏于作品深处的,又是一种古老的观念——场所精神中的秩序观——每一个特定场所中事物的秩序赋予建筑以形式、运动和节奏。赵扬竭力在每个场所中寻找一种“存在的理由”,并将此呈现为当下的形态。这是一种充满勇气和远见的尝试,一种理智而又感性的回应这个飞速变化的中国情景的方式。”
引自ERWIN VIRAY 在《亚洲日常:演变的世界的可能性》(TOTO出版,2015)里关于赵扬建筑工作室的导言。ERWIN VIRAY是TOTO間画廊策展委员之一,也是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工艺科学研究科建築造形学部門教授。
FERRUCCIO LAVIANI
Laviani先生1960年出生于意大利克雷莫纳,曾在意大利克雷莫纳Artigianato Liutario e del Legno国际专业研究所学习,并于1978年获得文凭。随后他进入米兰建筑学院,并于1986年毕业,在这里Laviani先生学习了由Achille Castiglioni和Marco Zanuso教授的专业课程。在此期间,他还曾在一所私立学校——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进修,并于1984年获得了该学校的毕业证书。1983年,Laviani先生开始就职于De Lucchi工作室并在1986 年成为该工作室的合伙人,但他在1991年离开了这家公司并在米兰开创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是专攻产品设计、室内设计、艺术指导和图形方案领域的建筑设计师。自199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Kartell公司的艺术总监,并在Flos、De Padova、Foscarini、Moroso、So- ciety(Limonta)和Emmemobili等多家公司担任要职。
他为私人客户和品牌公司设计零售店面空间和相关设施,并为办公室和住宅提供设计方案,这些客户包括卡西纳、杜嘉班纳、Dada -Molteni & C.、Barovier & Toso、Piper-Heidsiek、米索尼、雪铁龙、汉斯格雅、Martini e Rossi、施华洛世奇、Veuve Cliquot、酩悦轩尼诗、Marazzi集团、La Rinacente、Piombo、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Paula Cade- martori、雷诺、Zuhair Murad、Haworth、艾米里欧·璞琪、Zara、Habitat、Pasticceria Cova和三星。
他的设计作品出现在各大品牌的产品中,例如Kartell、Foscarini、碧莎、Dada –Molteni、Emmemobili、Moroso、UnoPiù、Lema、Poltrona Frau、FontanaArte、Fratelli Boffi、Richard Ginori、Laufen Londonart、Citco、Ragno-Marazzi 集团、Memphis、德里亚德、松下以及百利金等。
凭借丰富的设计师经验,Laviani先生经常受邀在大学、设计学院、贸易博览会和文化设计促进机构中演讲;2018年,Laviani先生受邀在上海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新学院举办专题会议和讲座。
2008年,米兰举办了一场旨在展示Laviani先生为Kartell公司设计的灯具产品的专项展览。其中的两款灯具设计作品“Bourgie”和“Take”成为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的永久藏品,而其他灯具设计作品也已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展览会中展出。Laviani先生 最近的一个设计案例是为Fratelli Boffi公司设计的“美好感受”橱柜,这款产品在2018年慕尼黑昆斯塔勒美术馆举办的“欺骗颤栗”展览中展出。
2001年,他策划并设计了由意大利对外贸易机构ICE在圣保罗雕塑博物馆举办的“今日意大利设计:思考与项目”展会,以及意大利驻巴西大使馆举办的“意大利阿比塔”展览。
2015年,Laviani先生通过更新改造他在1999年完成的,并于2000年获得古根海姆商业文化最佳商业博物馆奖项的室内设计项目,为诺维格里奥的Kartell博物馆开发了全新概念的设计方案。
2017年,他为杜嘉班纳在米兰的Ansaldo实验室、斯卡拉歌剧院,以及巴勒莫的比勒陀利亚广场设计了高级定制女装展示活动。
2018 年米兰国际家具展期间,举办了“Peep O Rama”回顾展示。在大都会酒店杜嘉班纳剧院展出家具设计作品,以此庆祝 Laviani 先生与意大利 Emmemobili 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CHEN FEI BO
设计师,艺术指导,1979 年出生。2004 年成立陈飞波设计事务所。2010 年创立家具品牌“触感空间 TouchFeeling”。设计作品贯穿视觉传达、产品和空间等各个领域。多年以来,他持续关注消费体验类和生活场景设计研究,在酒店和住宅等领域积累 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5 年陈飞波在“平面设计在中国05 展”上获得金奖,铜奖和优异奖。2006 年入选德国评选的“the 5th edition of meggs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同年他的作品被英国the V&A museum 收藏。2007 年他被美国 Print 杂志评选为年度 20 位 30 岁以下的新视觉艺术家。2009 年入选东京字体设计指导俱乐部年奖(TDC) 获非会员金奖提名并获优异奖。2012 年参加“坐下来”首届米兰中国当代设计展。2015 参加“融”第三届米兰中国当代设计展,同年入围“福布斯”中文版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 30 强。2016 年陈飞波同时入围第三届中国设计年度人物和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全国榜单。2013-2019 年,陈飞波四度入选 AD 安邸杂志 100 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