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DE匠心打造“城市自然共同体” 宁波首个宝龙广场震撼开业
(上海,2020年1月6日)由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国捷得建筑师事务所(JERDE)整体规划设计的宁波宝龙广场项目,近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当地政府代表,各大商业品牌、主流媒体应邀出席,一同见证了这座“城市自然共同体”的震撼开启。宝龙宁波广场位于鄞州商业的高光地段,紧邻地铁三号线钱湖北路站,建筑面积为13.4万方,其中商业10万方。该项目延续了JERDE场所创造的体验性设计, 旨在打造一个和消费者 “互动” 与 “共鸣” 的生活方式场所,深入挖掘艺术空间与商业的联系,开业首日客流超29万人次, 销售额超1080万元, 使宁波宝龙广场成为 “空间体验” 主题商业的典范。
宁波宝龙广场盛大开幕
项目位于宁波, 取自“海定则波宁”的寓意,平静安宁,波澜起伏。JERDE设计团队在项目的构思上提炼了”微澜拂掠”的意向,由于项目正巧毗邻市政规划的城市花园,仅一路之隔,所以在设计上借助了景观伸展蔓延,将该项目与周围的住宅及各种社区巧妙融合在一起,置身整个项目中就犹如穿行在一个连绵不绝的花园步道之中,这也恰恰来源于城市公园空间的自然延续。地面景观依台地错落而下,直至地下空间,最终形成一个下沉式的风雨庭院。在这个风雨庭院之中,水池、地被木质步道依序组合成各种几何图案,饶有趣味。
本项目以地块中央的综合体为核心,几大入口区域则是激活这一核心的起始点。南侧入口区域不仅与地铁无缝衔接,同时也连接着地块西侧的城市公园和地块东侧的学校。沿由此出发的景观步道,绿树成荫,引领访客一路经过不同的外摆区、公共艺术品以及各色生动活泼的导视标识。这一节点使得人们乐于漫步于建筑和景观营造的场所之中,流连忘返。东北和西北角的入口则与周边的居住社区直接相连,将成为市民活动的热点。
宁波宝龙广场设计规划图
宁波宝龙广场地上共有四栋单体建筑。其中,1-4 号楼作为核心焦点,在地块西侧强有力的连接着与项目毗邻的城市公园。建筑外观覆以浅色石材,配合玻璃等材料虚实掩映直至屋顶露台,与对面的城市公园再一次构成视觉上的联系,犹如本项目的延伸。而位于最南端的广场,为本项目设立了宽敞开阔的门户区域,同时把周边社区、城市公园以及本项目中的彩带步道在此结合。
宁波宝龙广场设计原稿
5号楼采用直线型玻璃与金属材料彼此错动,从而强化该栋建筑富有冲击力的体量效果。顶部的影院体块错落而下,自然的编织在首层轻盈通透的店面之中,营造出活泼丰富的效果体验。同时,屋顶花园和儿童活动场为影院楼层增添了无限活力,也提供了与毗邻学校共同打造扩展型业态的可能。
宁波宝龙广场设计原稿
南广场入口—7天24小时聚集人气
项目南侧多元化的空间为各类型的活动提供了场所,如访客聚集、即兴表演、教育性演出、公共交流等,将西侧的城市公园和东侧的学校串联起来。南侧为整个项目的主要展示面。良好的景观开敞的空间,提供了一个让人交流聚集的舒适的公共空间。
宁波宝龙广场——南广场
北广场入口-落客区直通项目核心
北广场落客区位于项目西侧正中位置,是机动车主要到达区域,既可以非常便利的服务公寓塔楼,同时也是商业组团本身的落客区。受益于商业、餐饮以及便利易达的娱乐业态带动,本项目的公寓独具优势。其建筑元素丰富而优雅,包括石材、玻璃、木材及金属的语言组合,温暖而现代。享临河水景之利,接连毗邻社区以及核心商业,居者于此将感受到家的亲切。
宁波宝龙广场——北广场
休闲步道-为访客提供了室外就餐的不同体验
沿一层休闲步道区,设置了一个聚集高档餐饮体验的目的地。这里就如同市井街道缤纷生活的自然延续。各种形色味香,蔓延在整个休闲步道区。
宁波宝龙广场——休闲步道
水晶中庭-景观视线通透,聚拢人气,室内空间室外化
一个聚集人群在其中观景的场所,身在室内,似如无界。竖向垂直中庭链接所有楼层。
宁波宝龙广场——水晶中庭
蓝百合-室内室外就餐区,坐享自然美景
户外花园和退台,提供了一个在自然氛围里小聚,品尝美食的空间。一系列露台竖向堆叠,聚集广大的食客在此逗留。同时,此区域叠合的自动扶梯,连接着从地下停车库直至地上三层,轻松到达每个店家。
宁波宝龙广场——蓝百合就餐区
景观楼梯-在自然的氛围里与朋友们一起尽享美食
一个充满雕塑感的体验式垂直交通空间位于6号楼南侧主动线上,链接了地上地下5个楼层,标志性的景观楼梯给北端注入了活力。
宁波宝龙广场——景观楼梯
SOHO塔楼-都市中的静居地塔楼私密性良好,一层为商业等其他附属设施,为人们提供了都市中的静居地。线性的屋顶露台,私有阳台,保护住户隐私的同时,享有良好的景观视野,与超市、城市地铁便捷相通。
宁波宝龙广场设计规划图
底部楼层的开放式商业简单而有序,着力形成舒适放松的购物体验。室外主动线曲径通幽,犹如市井生活的自然延伸,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悠闲的特色文化、延展丰富的娱乐,以及结合跨界的餐饮。底层下沉广场与地铁站相互整合,同时沿竖向与地面及以上楼层相互连接。下部楼层活色生香的街市氛围从未中断过。这种味道在5号楼与6号楼之间的餐饮目的地和连廊空间再次延续。花瓣一般的形体仿佛漂浮在半空中,轻盈的向下沉广场中伸展。从此远眺广场中央的舞台,如与自然一体,心旷神怡。
宁波宝龙广场
设计主创Tammy McKerrow与宝龙项目多次结缘:“我感到很荣幸为宁波宝龙广场这个拆改项目带来新的演绎。当我们团队接手的时候, 项目已经开始打桩了。但各个建筑都显得孤立,没有连通性。所以我们在尽量维持原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运用体验式手法的空间再造,对下沉式广场、连桥、中庭等地方重新设计并拆改,增强各项目单元之间的连通性,以吸引和指引观众不断向内探索。JERDE十分注重体验者的感受,一个优秀的、有持久生命力的商业综合体,必然是为观众带来舒适惬意的体验感受。”
JERDE资深副总裁、资深设计主创Tammy McKerrow
JERDE 中国董事总经理Mark Liu(刘昶昇)表示, “JERDE再次携手宝龙,共同打造宁波宝龙广场这一集齐艺术、景观、生活、商业为一体的公园式购物中心。JERDE参与规划设计的宝龙项目屡屡成功,也印证了JERDE的设计理念 ‘体验不同’(Experience Makes The Difference)与中国消费市场的高度契合。未来JERDE将与中国商业地产公司更加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和开发其在商业、休闲和娱乐空间等领域的商业机遇。”
JERDE中国区董事总经理Mark Liu
宁波宝龙广场为宁波呈现了一种基于社交趣味新型目的地— 一个生长在都市环境中融合了本地生活时尚、教育、休闲等等元素的场所。入口广场、下沉广场、风雨花园共同形成了开敞步道的多种景观层次,进而使本项目如同一个公园嵌入该地块,生长在周围的城市肌理中。造访其中,定能体会到自然环境和社区生活所带来的另类精彩。这与JERDE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设计理念高度吻合,将极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演绎成生动的城市语言,满足多种业态需要和不同经营需求,全方面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体验。
DESIGNWIRE对话Mark Liu
Q:宁波宝龙城项目将对宁波这个城市或者当地的居民带来什么?
A:这个项目我希望带给宁波当地的人,一个场所,一个城市客厅,富有探索意味和趣味性,你不一定要来花钱,但会觉好玩并且喜欢这个场所,是一个三代或四代同堂都可以来的地方。
Q:如何定义宝龙城项目与周围商业地块的关系,如何区隔其定位?
A:我们想打造项目的差异性,创造记忆点,消费者在这儿有了回忆,就会项目最好的宣传。并不是仅因为商品便宜,距离,停车便利而去的一个场所。
Q:关于未来零售新体验,作为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您认为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在我们所在的宝龙城项目中是如何的体现?
A:商业地产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地块饱和,而这个市场未来有两个领导者,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政府,老百姓现在知识丰富,见的世面广,要求也高,但是他们要求跟政府要求是不一样的。政府也要求质量,要求升级,他们不希望再看到以前10年20年做过的东西,他们想要新鲜东西。如果开发商看明白这两个趋势,我认为开发商未来会有前途,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认知下合作。
JERDE把人和项目连接,注重个人在商业环境里面的零售新体验。这种新的体验在宝龙的项目里,除了有汽车的动线的设置,跟周边环境和地块的连接,有考虑周边公园学校的人群体验等特别的举措。用简单的方式来说,是用设计的手法来体现零售体验。
Q:在商业项目的打造过程中,哪些是JERDE一直以来秉持的设计理念和成功要素?
A:消费者在面对住宅,或者办公环境,是无法选择的,而面对商业环境,是老百姓是有选择的。如果是通过很炫的设计,最初你可以吸引他去,不管他多炫,花了多少费用,在我们的概念里这也不是一个成功的商品。这只是建筑师一个一个的战利品。
真正的帮社会或老百姓创造一个场所,是在于它的体验,体验吸引到的消费者自然就会带来他的经济效益。我们的Slogan强调场所和体验,这是40多年来JERDE一直起去坚持和坚持去做的。我们的原则主要要平衡社会发展,老百姓需求以及开发商的经济效益。
Q: 一个完美的JERDE捷得理念的一个购物场所或商业场所会是什么样的?
A:它可以是一个博物馆跟商业结合的空间,不是常规的电梯楼梯层层递进的动线,而是垂直动线。不是打乱混和在一起,博物馆有自己单独的block。每一个店精挑洗选,根据产品来招商。譬如Levis的店面,赠送一定的空间来讲述牛仔裤的故事,历史和制作工艺,品牌文化也富含在其中。刀具用品展示它几代传承的故事,刀是如何打造的,产品都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这是一个场所,可以买到只属于你的东西,有故事,有历史,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引人入胜。我觉得产品背后的故事非常值得去跟消费者分享。建筑这个行业,有几千年来的历史,建筑开始就是为了老百姓,这就是timeless和keep i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