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独家直播实录对话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经济遇冷,
如何正确认识行业的脆弱与可能性?
了解与回应时代的需求之后,
建筑所带来的幸福感又将何去何从?
CHERNGTALAY,THAILAND,2020 © Kengo Kuma & Associates
谈变化,
公众也期待一个新的隈研吾
每个时代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设计师要做的,是首先了解需求然后回应,并且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DW 您和丹下健三是两个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如何理解设计?
K丹下健三的时代是60年代,是大量生产消费的工业时代,但我不是。我属于观光业、文化业为主的时代。社会主题不一样,即便都注重传统历史,建筑的思维和风格也不同。
要不断地去改变,不断地去了解,周围的人也需要不断看到变化的、新的隈研吾。我的存在本身是有意义的,我要让大家不能感到枯燥无味,要不断给带给他们一些新意。
V&A博物馆
V&A博物馆 © Hufton + Crow
DW 能用一个作品来阐述这种创新与变化吗?
K V&A博物馆是在材料层面的又一层探索,这次我选择比较重的材料,以前都是竹片木片木材等比较轻的一些材料, 因为项目的位置一部分在河里,轻质材料无法承受,也迫使我去探索一些新的改变。
思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最大价值
比如在日本发生过地震,现在又有新冠疫情,思考灾难和现代性问题愈发显得迫在眉睫:当代建筑创作会发生转型吗?设计师如何审视自身和外部世界?我们以怎样的方式重构工作关系?
Akasaka, Japan © Kengo Kuma & Associates
说理念,
不是要建筑消失,而是赋予其生命力
做能呼吸的建筑,并让人可以切身体验到,这便是隈研吾意识里,建筑可以营造的幸福感。
DW《负建筑》提倡让建筑在环境中消失,那么您又是如何考虑生命力的呢?
K 建筑一定要融入环境,我们不是要设计‘消失的建筑物’,而是要设计富有生命力的建筑物。
在创造生命力之前,首先要思考如何感受大自然的风,如何感受阳光,以及选择怎样的材料。
比如木桥博物馆,抛弃了柱子的支撑,转用斗拱结构,我想呈现的并不是如木材这些基础元素带给人表面上的感觉,相反,我想呈现的是建筑物本身带给人的力量。
木桥博物馆 © Kengo Kuma & Associates
© LUXIGON, MIR
讲管理,
从10人到300人,不慌不乱
有效沟通,掌握每一个项目的进程和关键点,这样的管理智慧下,他觉得自己没有遇到过瓶颈,即便是日本经济泡沫时期。
DW 您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如何让团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团队里面去?
K 很多设计事务所都是老板和普通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对话的机会,但我不是。
我是和所有的设计师和所有的员工都进行沟通,那年轻人就会有干劲,我们非常注重这一点。 DW 跨国管理如何把控?
K 和直接负责项目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所有项目用什么材料,到什么进展程度,我本人都掌握了解,这点呢可能是和其他的设计师所不一样的。
The Darling Exchange 悉尼 © Martin Mischkulnig
2020奥运会场馆,
可回收材料是最重要的身份
与其他建筑师首先从形式入手不同,隈研吾更注重人的体验,人在场馆里心情如何?所以在2020东京奥运会场馆里他选择了大量木材、宣纸以及可回收材料。
DW 2020东京奥运会场馆里您运用了很多木材、宣纸以及回收的材料?
K 我一直在试图寻找可以替代混凝土的材料,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与高科技结合的。
竞技场规模很大,且通常都是用混凝土来建造。但我觉得要符合现在这个时代,带给大家感动,所以一定要用一些很柔和的材料。
© JAPAN SPORT COUNCI
我本人对自然材料感到身心放松,有治愈感。孩子在自然材料中也可以提高能力 降低精神疾患,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东京奥运场馆的重要理念:更加亲近自然。
© JAPAN SPORT COUNCI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