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年敢创无界,季裕棠、如恩、Kokaistudios等全球大师集结!
科勒携手品牌代言人谷爱凌和新媒体艺术家王依琳以全新数字艺术语言重塑雪花之形态
Create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Jaggi Vasudev 曾写:“一旦你触及到无边界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就消失了,这一刻就是每一刻,这边就是那边。”
然而界在哪里,它是否真的存在? 敢创!无界!也许正是从跨越规则、探索无限可能的那一刻开始的!
想象力驰骋于宽广无垠的潜意识宇宙中;
专注深沉可以打破空间,在时间长河内静默发光;
柔软流动而富有包容力,随着变化而衍生万象。
艺术家Daniel Arsham为科勒打造的产品,在2023设计上海展出
就像把清水混凝土注入诗意的安藤忠雄,同样可以将三维曲木板做到极致,造出经典的Dream Chair;被称为“世界颠覆者”的设计鬼才Thomas Heatherwick,那座打破惯常认知的可以卷曲的桥……他们皆为敢创者!
安藤忠雄设计的Dream Chair在电影《天鹅挽歌》中
Thomas Heatherwick设计的Rolling Bridge
还有始终秉承“敢创无界”精神进行实践和探索的科勒,不断发展至今,在百年传承中成为经典。
它打破时间的界限
合作空间摄影大师Douglas Friedman,致敬品牌1980年的经典广告大片。
150 年间每个产品都代表那个时代的最高标准,很多早期设计产品放在几十年后的当代来看仍然能够经受推敲,兼具审美与功能性。
合作Daniel Arsham打造艺术台盆,全球限量99件,手工浇灌黄铜致敬传统工艺,3D打印致敬未来
与 Daniel Arsham 合作,将 3D 打印技术和传统釉面工艺相结合,还有2022 年设计迈阿密科勒与艺术家 NADA 合作,用废瓷创造出全新的产品。
联合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艺术家,各自将别样的艺术语言演绎于产品表面
奢华不止一面,敢创精神不断探索多元,跨越在文化与地域之间,与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合作,结合设计推出限量产品,点亮生活之美。
无界艺廊 敢创无限
设计上海 x 科勒
在品牌创立 150 周年之际,科勒此次在设计上海的展位,以“艺廊”作为设计理念,向一路走来的敢创历史致敬。
“艺廊”展位
展区内有“科勒敢创设计艺术的发展史”回顾展,还能看到以往精妙绝伦的艺术系列产品和艺术装置陈列……每一个闪亮细节,都可窥见品牌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探索。
科勒 x 谷爱凌
科勒携手品牌代言人谷爱凌,以象征全能的六边形为创作灵感,通过新媒体艺术家王依琳的全新数字艺术语言重塑雪花之形态,一同诠释 150 年来的敢创精神。
论坛
由科勒精心打造的设计上海“科勒特别时段论坛”:以“敢创无界”为论坛主题,以专业权威及更具前瞻性的思维与视野探讨敢创设计,以设计与艺术点亮生活之美。
创意灵感、想象力和不断探索的勇气,号召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创造者与科勒同行,触发未来的无尽想象。科勒联手国际地产与设计领域权威媒体Designwire设计腕儿,对话本次论坛嘉宾之一季裕棠,此外特邀如恩、Kokaistudios、Chris Hardie和汪紫菱 7 位全球设计、艺术、美学领域的大师,探讨下一个百年的无界敢创之旅。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换一种心态,就是换一片天地。
他生于台湾,8 岁移居美国后将故乡情怀和纽约的光怪陆离融为一体,通过努力积累,他熟稔各种元素、坚持内心的设计哲学,打破固定风格,却显露出绝然风骨。
「打破“戒心”才是创新」
他以好幻想见称,以无懈可击的风格行事,以无穷驱动力、真正创新、以及才智进行设计。作为站在东西方交汇点上的设计大师,他也没有停止在其他领域的探索,一部《老人与海》 他时时翻看,每一次,都得到不同的开悟与灵感。
伦敦瑰丽酒店
「从入口一公里之外开始设计」
在他的心里,设计是无界的,那些隐形的设计,进一步说明触动人心的并不仅仅肉眼可见! 他在设计一间酒店的时候,不是从入门开始,而是从一公里外,设计便开始介入了。
京都四季酒店|他会把泊油地铺上小石板,左右两边种满凤凰树,每年四、五月份开出小红花,待雨季来了这些小红花就会落得满地,抵达的人们,就在铺满小红花的石径上行走......
京都四季酒店
每每开启一个设计项目之前,他都会找到那个触动他的关键字,再去将灵感无限生发。就像上海柏悦酒店,他将“静”字延展,把中国江南宅邸的理念融入,造就“可望、可行、可游、 可居”的多元意境。
东京安达仕酒店|电梯间的装饰都是小孩子们手打出来的工艺品。他摒弃昂贵材料,用空间韵律与色调节奏,来传达奢华的深意。
「不执着于永恒 才是真正自由」
在他看来,如果不停地给自己设限,有些人即便望向玻璃的天花板,也无法透过那层界面看到云朵、彩霞与星空,因为眼里只有那层玻璃罢了。梧桐树的叶子被风吹打的时候,发出嚓嚓的声音;雨珠落在天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就算此刻听不到,那么这样说着心已经被触动了!
深圳安达仕酒店
他曾经将一栋房子盖在一大片荷花池上面,下雨天的时候,雨滴落在超大面的荷叶上构成自然的交响乐。他执意把窗子降到一米二,这样可以躺下来听雨打荷花的声音。因为那个太平洋的小岛,只有躺下才可以看到居所与太平洋那层叠的水平线,这份不经意的美学有强大的生命力!
上海柏悦酒店
伦敦瑰丽酒店
不求不朽,而冀其意!
如恩始终坚持对其所设计的一切事物都抱有责任,他们深度思考所做事情的背后意义!因此研究变得非常重要,他们总是梳理和思考整个设计过程,跨学科研究就变成如恩设计必经的一部分。在每个项目的最开始,跨学科研究就与项目穿插互融。
「跨领域研究,穿插共融」
他们相信一门学科势必会影响另一门学科,面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维度出发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在项目中建筑、室内和家具设计的整体设计往往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就如同包豪斯精神。
阿那亚艺术中心
老鼎丰北京
他们一直在打破固有的理念框架,提出那些可能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同时给出自己的答案。比如如恩的三个适应性改造项目: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青普扬州文化行馆、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就是在探讨反思型怀旧、在地重铸、废墟美学、以及未来遗迹领域中的研究。
吉隆坡阿丽拉孟沙酒店
「敢创是不断地回应变化」
如恩注重建筑的内在力量与诗意性,也在不停思考文化与审美哲学,希望自身的建筑设计与日常生活、与公众产生连接与共鸣。这些细致入微的探索让他们更好地回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及问题。
新加坡私宅
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是如恩设计新近的建筑作品,这家包含20间客房的精品度假酒店,其中一座多功能建筑由原有的废弃仓库改建而成,包含了新建的混凝土结构,其中有一间餐厅,一个剧院和一个展览空间。
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矩阵式的砖墙完全由灰色回收砖砌成,狭窄的内部通道形成了狭长的视角,光线穿透变化着堆叠的砖石,吸引来客对在空间中不断深入探索。
如恩希望通过此项目最有特点的两个景观元素——墙与院,将复杂的场地格局统一,通过粗犷材料和层叠空间营造,用现代设计语言定义传统建筑形式。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优雅生活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联结」
就像他们设计的水舍精品酒店,坐落于上海南外滩老码头,原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向黄浦江,与闪烁着璀璨灯光的浦东天际线隔江相对。如恩将新与旧的对比作为改造设计的出发点,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混凝土肌理,悠然地讲述着这座江边码头的工业历史。
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进行倒置并模糊二者之间的界限,制造了一种空间的迷失感,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的入住感受。
酒店第四层为增建部分,如恩采用了具有工业特色的表皮材料与黄浦江上往来的船舶呼应共鸣,强调了建筑与本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联系。不同位置的开窗和公共与私密之间的转换,以意想不到的视觉联系不仅制造了惊喜的元素,同时将上海弄堂文化引入,挖掘生活深处的风情。
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通过不同位置的开窗,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之间相互窥视,比如酒店前台上方就是一间客房的窗户,还有客房走廊里可以俯瞰餐厅的开窗。
作为建筑师,
不是提供僵硬和明确的答案,
而是提供打破界限的灵活与可能性。
Kokaistudios 是一家涵盖建筑及室内设计的事务所,由意大利建筑师 Filippo Gabbiani 和 Andrea Destefanis 于 2000 年联合创立于威尼斯。20 多年的发展与探索中,他们逐步成长为一家多元文化背景的设计公司。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他们相信优秀的设计能够带来生活的变革,使空间和品牌焕发生机。Kokai 有意选择不囿于某一设计范畴,而是研究原创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从城市更新到建筑,再到室内和产品设计一切皆有可能!
AURA SKYPOOL 实现了室内外之间的对话,他们通过人造岛屿与想象中的岛屿来创造,水上清新明透的氛围与水下斑斓的世界,自成一体。
京都四季酒店全日餐厅
「站在全球视野对话中国经验」
遵循规则、打破规则,继而创造新事物,这之间的平衡是永远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进化的原则, 这也是传统与创新之间持续的批判和相互依存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就不会取得任何进展。因此在 Kokaistudios,创意过程就是在平衡“构建和解构”的过程,他们总是在预想“如果”,以非常开放的视野探索新的可能性。
在“城市峡谷”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中,他们始终坚持倡导更开放的视野。在其中,建筑、环境 和人之间的严格界限在不断发展中成为一种动态流动。
「真正的创新来自于勇于挑战未知」
安于遵守统一规则,是无法做到蓬勃新生的。当今设计边界的趋势,通常会产生无结果的重复生产,追求更多的工作效率却不是真正的创新。对于无效的公共空间,可以通过植入一个建筑,使空间回归合理尺度,从而重新激活它和周围社区的联系,将其升级为一个活力所在。
世茂广场的改造中大胆地把建筑内部原本较为冗乱的公共动线引出到室外,模糊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使得室外的人民广场与室内的商业办公有了一个互动融合的机会。
“一只鸟不是因为有答案而唱歌,
他唱歌是因为他有一首歌。”
作为丹麦建筑事务所 SHL,以及 Perkins&Will 全球建筑事务所的董事和设计总监,Chris Hardie 拥有丰富的设计及执行经验,领导了 SHL 许多知名项目的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国际刑事法庭、威斯敏斯特城市大学、哈利法克斯中央图书馆。
「不要刻意为了跨界而跨界」
世界正在经历一段艰难而又有些分裂的时期,他始终对新思想和新经历持开放态度,正因为如此,在潜意识里他从来没有真正设定过界限或边界。“相反,更多地是去参与和推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创意会从何而来,你不能关上一道门阻碍它随时的降临。”Perkins&Will代表作|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
Perkins&Will代表作|799 BROADWAY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打破界限并不总是必要的。建筑可以在不打破边界的情况下简约而壮丽!也许有太多的设计师觉得他们必须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像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曾说:“我不想变得有趣,我想做个好人。”
Perkins&Will代表作|纽约施华洛世奇showroom&办公室
「设计终极目的是可持续发展」
深知在当下全球环境危机中,气候对自然的影响,甚至严重波及到人们的生活。Chris 认为设计中最大的虚伪是受到自然的启发,却不去保护它。“因为我们一直把自然和推动设计的需求放在首位,最终成为自然的再生。建筑的最终目标也如是。”
上海图书馆东馆|在中国,Chris 负责了上海图书馆东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以及今年即将对公众开放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能源发电厂之一——龙岗能源生态园。
「遇见挑战时正是敢创精神开启时」
作为建筑师 Chris 关注许多领域,从文化到商业、从教育到零售、从医疗保健到科学技术, 但当他们开始致力于深圳的废物能源发电厂时,发现经验很少,这迫使团队用全新的眼光来应对挑战,重新评估发电厂的运作方式、外观以及它与周围环境和社区的关系。
最终的提案就是“敢于与众不同”,以规划和建造的方式打造与世界上任何发电厂都不同的项目:一个圆形的发电厂,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盒子!紧凑的占地面积避免更少的挖掘场地。
允许万物穿过。
纵身一跃,融合共生,
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家汪紫菱,创造了一种在没有画布的情况下将颜料悬空在画框 内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种脱离背板的硬化丙烯材料,使平面图像变成三维的雕塑绘 画,加强了图像的体积感,挑战了二维绘画空间的观念。
「挑战二维绘画空间」
她想要改变平面的观看方式,就需要改变作品的空间结构。于是创造了“连画”结构,即在两幅或三幅画中间创作图像,使画面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了一种交接式的秩序,这种秩序的建立依靠的是从画框之内延伸出来的图像关系,需要观者的联想来完成。
「诗和远方就在日常的延展里」
在她心里,工业和自然之间既是对立的,但也有统一的一面。她曾经在污染严重的英国曼城, 把钢管之类的工业材料和悬空的颜料组合,使工业化衍生物变成风景绘画装置的一部分。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去挑战人们的视觉接受力,非常机械的工业材料原来也可以很和谐地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她心中的敢创精神,是不断研究和挑战自己的理念以及如何实现它。她在艺术中的敢创理念其实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创新,而是希望作为个体有一个视角,创造出一套自己的绘画方法,甚至尝试用雕塑、版画、装置、动画、行为艺术和摄影等各种形式去理解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
汪紫菱与科勒携手打造了艺术系列“A World on Strings” |呈现出抽象的碎片组成山水画的意境。将洗手池内的白色圆形漏水塞作为“月亮”,构成兔子观月的场景。浴缸背面也有望见“山海经”之景。
设计与创新、艺术与思考、多面与实力,带来优雅精致的敢创之境。愿这趟旅程,集结更多的创造者,突破边界!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