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2016年会员大会圆满结束
2016年5月5日下午,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2016年会员大会在艺展中心圆满举行。
理事会议
本次理事会议共有五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协会会长蔡强先生讲话;
第二项议程:由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永强先生主持,提请理事会讨论并通过关于增补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的议案;
第三项议程:任命协会秘书长;
第四项议程:由协会秘书长做关于《章程》修改的报告;
第五项议程,理事会成员对协会工作及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第一项议程
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会长、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蔡强教授致辞
蔡强会长在讲话中表示,协会是一个为大家服务的平台,要让会员共同受益。特别是在深圳这个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城市,协会应该担当起这个重任来引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协会理事会的成员们能够再接再厉,让协会真正成为一个非常有前瞻性、非常具备思想追求的协会。
第二项议程
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 王永强先生主持
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永强先生主持并提请理事会讨论关于增补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的议案。经过各位理事成员的有效投票选举之后,协会理事会增补了以下成员:
理事 / 理事单位:陈懿、冯芳佯、黄宏明、李冲冲、文健、王建华、阳建勋、曾九和、邹建平、张敏、梓晴、刘冰林、迪贝斯高端家具、深圳市摩顿拿建材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段文娟、盛思民、汪子滟、万文拓
副会长:杜恒、洪德成、刘艺、刘兴华、马侠华、司蓉、赵刚
第三项议程
协会会长蔡强先生宣布,任命汪海军先生为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秘书长。
协会会长蔡强先生为秘书长汪海军先生颁发任命证书
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秘书长 汪海军先生上台致辞
第四项议程
协会秘书长汪海军做关于《协会章程》修改的报告,并由全场举手表决通过。
第五项议程
理事会员对协会工作及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刘吉务(协会创会发起人之一、陈设艺术领军企业——深圳市泰生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协会副会长)在发言中谈到:我作为协会的一员,也是企业代表,觉得作为企业要多参加协会的活动,不要光低头做自己的生意,要务实也要务虚。
杜恒(协会副会长、SCD(香港)郑树芬设计事务所董事):一个协会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是要给我们机会对行业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应该给所有的行业前辈和年轻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陈飞杰(协会副会长、陈飞杰(香港)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我们协会可以整理收集行业的一些标准和材料供应商资料,形成我们平时方便阅读的信息,比如说可以通过微信发出来,同时也可以把大家已经做好的案例分享到这个平台上来。
蔡少芬(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米兰轩陈设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运营及艺术总监):我希望可以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更多原创的作品,希望陈设艺术协会给我们这个可以更好沟通的平台,也非常希望我们协会有更多的培训活动。
司蓉(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百搭园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协会这个平台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对我们会员单位的宣传包括供应商、材料商的宣传也做得非常好,它是一个共赢的市场。
梓晴(协会理事、深圳市尚谷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希望能够尽我的绵薄之力,支持我们协会的工作,更加希望协会能够协助和影响到我们这一群设计师。
会员大会
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2016会员大会
协会会长蔡强先生致辞:协会增加了很多新鲜血液,希望我们年轻的、有想法的设计师和企业家对协会工作的开展多提一些好的建议。蔡强会长还就关于协会接下来的一些重点活动和工作向各位会员进行了通报,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协会常务副会长、《设计之都》杂志出版人陈维先生做2015年度协会工作报告:协会2015年活动组织举办及深度参与了多场有影响力的活动如十雅谈及现场摆设秀、设计师年代秀、深港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暨“解读深港设计密码”论坛、设计新秀场、建筑装饰设计国际论坛等等,并通过《设计之都》杂志为会员做了良好的宣传推广工作,建立起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新当选会员授牌仪式
常务副会长王永强为新当选理事授牌:
深圳市切尼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懿;
深圳市儒道室内设计智能应用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冯芳佯;
魔力空间设计创始人 黄宏明;
深圳市俊创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李冲冲;
深圳具奇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邹建平;
深圳韦美创域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艺术执行总监 张敏;
深圳市尚谷国际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梓晴;
深圳吴舍软装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刘冰林。
陈维副会长为新当选的常务理事授牌:
深圳市伊派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文娟;
深圳市盛堂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盛思民;
深圳市御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子滟;
深圳市品合盛世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万文拓。
蔡强会长为新当选的副会长授牌:
SCD(香港)郑树芬设计事务所董事 杜恒;
深圳市洪德成室内设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德成;
深圳市尚流艺品室内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刘艺;
深圳市肯本特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侠华;
深圳市百搭园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司蓉。
新当选的副会长代表上台分享感想
洪德成:我比较适合玩设计艺术,这也是我加入协会的原因。我从事设计艺术的时间有30年了,30年的经历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15年在工地摸爬滚打,15年在自己的工作室玩设计,凭着这种对艺术设计的热爱,玩了30年。
杜恒:我觉得学无止境,在设计这个行业永远是这样的,1+1不一定等于2,它有很多种可能。这是一个万花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出璀璨的光芒,我们要带着对设计的责任感和热爱,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更好的互动。
司蓉:通过我们的一些活动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做出我们的贡献。
马侠华:从媒体到设计,我做的行业虽然多,但是陈设艺术是我最喜欢的,有种终于找到归属的感觉,更难得的是陈设艺术协会的成立,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平台、一个真正的家。
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永强先生做2016年度工作计划
一、协会与《设计之都》杂志联合创办的《设计之都·人物》,将在2016年正式推出。
二、协会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型培训活动。
三、协会将于2016年启动“陈设艺术师”的职称评定相关工作,当好政府的助手,建立行业规范。
四、协会将联合政府、业界等各方力量,在“设计之都”深圳发起设立一个有高度、有公信力、有影响力的陈设艺术大奖。
五、进一步扩大协会重点品牌活动的影响力,比如2016年度的“十雅谈”论坛及现场摆设秀、建筑装饰设计国际论坛等等。
六、利用深圳“设计之都”的辐射力,继续加强深圳陈设艺术界与全国其他城市乃至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深圳设计走向国际。
七、进一步加强与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将协会办成更具凝聚力的服务型行业组织。
“匠心·生活”陈设艺术主题对话
“匠心·生活”陈设艺术主题对话,由HHD假日东方国际设计机构艺术总监、深圳市肯本特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侠华女士担任对话主持人,深圳市洪德成室内设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DHA国际设计联盟机构创办人洪德成先生、厚夫设计顾问机构及大木文化传播创始人洪亚妮女士、陈飞杰(香港)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陈飞杰先生、SCD(香港)郑树芬设计事务所董事杜恒女士作为对话嘉宾。
马侠华:先不要说总理是如何来给我们提倡工匠精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匠心的工作和生活里面。以前很多从业者会拜师傅,这是我们中华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就是一个先入业者会带一帮后入业者,就像一个老师一样。我觉得作为一个设计师,如果你要要求工人师傅给你做事情,第一你要懂,第二你要让他释放,你老说别人不好,你要知道别人不好在哪儿。
陈飞杰:讲到匠心,我印象很深刻是2012年的时候,我做了第一场“匠心·尊师重道”的活动,我觉得匠心本来就不是国外才有的,在我们中国文化历史里有这么多年的沉淀。设计是一代一代成长的,我们要培养下一代的学生、下一代的新生力量,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一线去拼搏。我们也拼搏得差不多了,我们应该退到二线,同时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因为慢下来才能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如果永远停留在最前端冲的过程,可能会丢失了很多更宝贵的东西,会看不到。
洪亚妮:匠心不仅仅是木工、铁匠等等专业匠人才去追求的,我个人感觉匠心是一个挺奢侈的事情,非常奢侈的事情。我会把它理解成不仅仅是某一门手艺和某一个工具,实际上我们要跟真正的自然和自己的内心去多做一些交流和对话。我不排斥跨专业,也不排斥高科技,都说今年是VR的元年,大家在讲VR、AR超现实的东西,有时候想想挺恐怖的,一定不是我们玩的事情。因为当你戴上3D眼镜,抓来抓去就把一个房间设计完了。那么谁来玩呢?年轻人,这帮新兴的设计师们,他们能玩,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我们尽量在定和静的状态里面扶持他们、推动他们,给他们资源,让他们去接受培训,让他们在未来新的科技里面玩得更精彩。
洪德成:其实匠心这个东西是各行各业的,比如说我们是玩设计艺术的,可能在座的各位也有玩艺术的、玩彩雕的、还有玩产品的,其实都有一种匠心的状态。如果不是这样,我想你们的一些工作也不会做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是不是?我比较喜欢用手绘来做概念,而且我也要求我们所有的设计师,包括要进入我们公司的的设计师,第一个是露一手给我看,必须要动一下手,我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东西。
杜恒:在我个人的概念里,我觉得匠心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他们的用心,它可以跨越民族的东西,各行各业的匠心凝聚在一起,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我认为它是这样的,它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我们公司有很多90后很有想法,我曾经对90后有偏见,我觉得90后是废掉的一代,但是我们公司的90后给了我很多的改观,他们有很多想法。传统经典的东西我们要去传承好它,但是我们对新生的事物要了解、要接纳,我们还要学会去驾驭它,我觉得与时俱进是我们永不能停止的脚步。
嘉宾合影留念
活动外话
摄影/编辑 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