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

设计:One Plus Partnership Limited | 项目地点:意大利 | 类别:腕儿线索 | 2016-05-29 7886 82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1

The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titled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is curated by Alejandro Aravena and organized by La Biennale di Venezia chaired by Paolo Baratta. The exhibition will be open to the public from Saturday May 28th to Sunday November 27th 2016 at the Giardini and the Arsenale.

        第十五届国际建筑展览,名为“Reporting from the Front(前线报道)” ,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为本次展览的牧师,由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组织,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特为本次国际建筑展的主持人。此次展览在贾尔迪尼和阿森纳展出,持续展出时间为2016年5月28日至2016年11月27日。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2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3


        壹正企划有限公司(One PLus Partnership Limited)创始人罗灵杰先生和艺术总监龙慧祺女士在本次的双年展上展出了通过运用西方拱门的设计元素融合中文的金属结构艺术装置,极富表现力的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合璧交融。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4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has always been documented in the form of written words. The designers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an art piece in the form of two Chinese characters. Out of the 50,000 characters ever existe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designers picked two of them which alone means ‘collect’ (收; pronounced as ‘sau1’) and ‘skin’ (皮; pronounced as ‘pei4’). However when put together they would produce a combined meaning of ‘knock it off!’, walking between the fine line of slang and vulgar,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accordingly. 

       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一直都以文字的方式記錄,再流傳後世。設計師今次這個雕塑的設計概念就建構在文字之上,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的文字多達五萬個,他們卻巧妙地選擇了兩個別具一格的文字,分別為「收」(發音為「sau1」)及「皮」(發音為「pei4」)。「收」的字義為「收拾、收取」;「皮」則為「人的皮膚或動植物表面的一層組織」,兩個字合起來在漢字書面上並不成理,沒有固定意義,但在廣東俚語中就有「叫人住口」或「滾蛋」之意,是香港較通俗的用語。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5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6

Based in Hong Kong, the designers used Cantonese (a dialect spoken among Canton region of China) to bring out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local culture. Although these two words are also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oming from other regions who speak Mandarin or different dialects would not be able to master the meaning of them. Only people who speak Cantonese and share the same cultural background would resonate with them. Even a dictionary could not provide an accurate definition for the phrase. 

        由於兩位設計師在香港出生,因此他們想到用透過廣東話,來襯托出他們本土文化的獨特性。雖然他們選用的兩個皆為中文字,但來自中國其他地方、操普通話或不同方言的人亦無法掌握當中的含義。只有講廣東話,以及共享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才會產生共鳴。就算於字典查找,亦無法提供一個準確的詞義。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7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8

Metal wire frames are being bent into arch shapes. From afar, they look like regular western arch designs; when one takes a closer look, he could see the arches are not in usual cylindrical form, but in various shap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t the end of the arches, the characters would appear the most obvious. 

        雕塑以金屬框架屈曲成拱門形狀,從遠處看,它看起來像普通的西方拱門設計建築。但當你仔細觀察,就能看到拱門並非平常所見到的圓柱形,而是以中文字的形狀出現,特別是在拱門的末端位置,文字的形態就最為明顯。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09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0

The color magenta, a combination of red and violet, generates a warning for people to rethink their behaviour, to ‘knock it off’ or ‘cut it out’. The color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instrument of harmony and balance, which acts as a warm signal, advising people to self-reflect on themselves. It promotes compassion, kindness and cooperation and encourages a sense of self respect and contentment. 
        雕塑顏色則採用了洋紅色,品紅色乃紅色跟紫色的混合,紅色有一種提示的感覺,令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平日的行為,一方面讓應該住口的人自己反思,另一方面亦給某些想表態的人宣洩內心的壓抑。但整體來說,品紅色予人和諧詳和的感覺,亦是很多自然界鮮花的顏色,不其然產生一種溫暖的感覺,與其說它是一個警示,倒不如說是一個「美麗的忠告」。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1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2

With uprais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et abundance, the world seems to have loosened up with the concept of boundaries. The arches symbolize east meet west, a new world with endless possibilities. With the aggregation of Chinese, Cantonese and English, the sculpture authentically depicts the fluidity of the languages, which is beyond doubt the gist of Hong Kong’s culture. 

        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普及,世界似乎已經放寬了「國界」的概念。今次這個雕塑,集西方的拱門設計與東方的文字於一身,是中西合璧的極佳示範。它將中文、廣東話及英文等元素結合,真實描繪了多種語言的流動性,這毋庸置疑充分反映出香港本土文化的獨特性。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3


关于威尼斯双年展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4The Venice Biennale has for over a century been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Established in 1895, the Biennale has an attendance today of over 370,000 visitors at the Art Exhibition.

        威尼斯双年展(The Venice Biennale)在超过一个的世纪里,成为了全球最受瞩目的文化性展览机构之一。威尼斯双年展成立于1895年,距今为止在威尼斯艺术展览中心已经有超过37万的观众参与量。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5

The history of the Venice Biennale dates back from 1895, when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was organized. In the 1930s new festivals were born: Music, Cinema, and Theatre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in 1932 was the first film festival ever organized). In 1980 the first Int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took place, and in 1999 Dance made its debut at the Venice Biennale.

        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即国际艺术展览成立于1895年。在20世纪30年代,新的目录诞生:音乐、电影和戏剧(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成立于1932年)。1980年第一届国际建筑展览推出,1999年第一届舞蹈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6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7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7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8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19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20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21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22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再现香港本土文化-23


项目图片和文字均由壹正企划有限公司提供


威尼斯双年展官网:http://labiennale.org/en/Home.html

译/编辑:SAM

 
One Plus Partnership Limited相关案例
  • 壹正企划「2016年威尼斯双年...


设计腕儿×地产商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