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伟:凤凰措乡村营造设计
凤凰措,是一场衰败村落的新生实践,由孔祥伟和北京观筑设计机构主持设计,将规划、建筑与景观,以及现场营造融为一体。村子原名杜家坪,它位于山东日照的城市边缘,马陵湖畔。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子荒废掉了,大部分老房子已经坍塌,在废墟和老房子的基础上进行更新,营造为一个艺术区。
缘起
谈到缘起,孔祥伟说:"在2015年初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好朋友孙胜打过来的,他很激动地跟我说,在马陵水库边上发现了一个老村子,约我尽快去看一下。"
"又是一个下午,在初春的阳光里,我顺着水库边的蜿蜒小路,来到村子前,这是一个座落在山坡上的小村子,掩映在树林之中,桃花正在盛开,我走进村子,瞬间迷失在这些残垣断壁中,小路上长满野草,还有一些低矮的石头老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静静地立在阳光下。看到这番景象,我的思绪霎时回到了童年。村子已无人居住,目之所及,每一个景象都触动着内心深处的记忆,我在村头的高台上,望向远处,最尽头的一座大山,它的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就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那里长到13岁,与过儿仅仅相隔3公里。一样的山村,一样的记忆。"
孔祥伟和孙胜想像着村子的未来,在古村落的基础上营造一个艺术区,孙胜提出取个名字,孔祥伟说古村重生,凤凰涅槃,恰好又在凤凰山脚下,所以以凤凰两字为首,孙胜提到前面是大湖,他是个藏文化迷,在西藏大湖即"措",于是取名凤凰措。
晚上喝酒,孔祥伟写散文诗一首,名为《凤凰措》
薄雾是山丘的衣衫,
夕阳是湖水的胭脂,
风是野草的腰肢,
鸟鸣是古老的音乐,咏唱的是万山林壑。
杏花开在墙里,桃花艳在谷底,
陶潜的船,就在这里停息。
柴门扣开的是平凡的世界,
山羊呆在圈里,清澈的眼睛映着海棠。
公鸡站在房上,火红的鸡冠对着太阳。
木瓜树在发呆,
杨絮落在自已的叶子上百思不得其解。
生活的悲喜刻在石墙上,
时光停在这里,风霜浸透了木窗。
寻常的诗,写在杜甫的草堂。
芒草长满山坡,
蝴蝶飞过原野,
艾草等待端午,
布谷鸟喜欢神农的传说。
微风掠过树林,苔藓上落满了松针,
龙须草期待着雨露,想换上一袭绿装。
泉水流过岩石,唱着歌,
静静地等着王维的月亮。
太阳落下了山岗,
村头的梧桐树,
心里想的是那只彩色的凤凰。
孙胜提出对词,孔祥伟以山为首字:山为凤凰湖为措,一袭烟波出林壑。陶潜船,王维月,杜甫草堂燃灯火。艾蒿长,端午忙,梧桐不语待丹阳。
孙胜又和词:天有飞舞地有歌,三方石潭可印月,凤凰山,马陵措,杜村画里约嫦娥。美酒酿,来年香,老窗贴红迎新娘。
就这么约定下来,孙胜作为开发主体,孔祥伟团队作为设计和营造主体,一场以情怀为起始的乡村实践就这样展开了,从2005年5月进村,把村子的大队部改成了工作室,孔祥伟住在最西面的一间小屋里,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里,累积在这间小屋里住满了七个月。
设计与营造构想
总体思路
关于村落的营造构想,孔祥伟谈到:"我从小从这样的山村长大,我记忆的深处是村子复杂的空间结构,一个我的故乡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迷宫,也如同一部小说,有着复杂的叙事结构,也是一幅连环画,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一个村子就是一个世界。"
如何在废墟之上,在保有老村子的肌理,部分风貌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使一个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被遗忘的古村落获得重生?是一味回到过去?重新砌起老房子?还是有所突破,采用对话性的方式进行再创作?选择后者,孔祥伟把这种探索称为新乡土,或现代乡土的探索。旧的,保留下来,有生命的,树木连同鸟虫,继续生长栖息,新的,以乡土之貌得以永恒。空间上,映照传统院落空间,留有天井,从材料上,使用老房子拆下来的暖黄色石材,和老房子的立面保持一致,但从空间形式上,则采用现代的建筑语言,从景观上,保留村落肌理,运用老旧材料,并栽植野草。
艺术家工作室巷
一期的实践,是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巷子,老房子已无,空留树木与院墙,在老房基础之上,恢复接近老房子的空间,作为向老房子致敬,但节点现代,材料乡土,在庭院之中增加新的空间,满足艺术创作和居住的使用功能。用黄石头——原有建筑废料、混凝土、钢板和木材以及玻璃,几种简单的材料来盖新建筑,房子盖在树林之中,树木长在房子之中,每一段残墙也都保留下来,临近的老房子也都保护下来,实现新与旧的对话。
大门入口
村子的入口和大门,也已完成,这也是源于现场感知的一个设计,是低调的隐含式的提示?还是空间上的有所作为?选择了后者,在村口处,取后面大山的山势,做了两片从大地上长出来的巨石,与山水结合,作为入口大门。我想,这是极为必要的,归属,回家,从这一刻体现。
在场营造
变设计为在场营造,设计师参与到具体的建造过程中。在树林和废墟中盖房子,会使方案产生很多变化,所以在场营造就非常重要。建筑也都是手工建筑,墙体的砌筑细节经常也会产生变化。
设计与生活
在村子里做设计,参与营造过程,也自然要在村子里生活,设计和生活融为一体,在乡村建设实践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接受自然的馈赠,尽情地感知自然,感受四季以及每天的时光流转,诗、绘画和散文,皆在静谧的天地中产生。孔祥伟谈到,乡建是辛苦的,但自然又同时眷顾你,在村子里,写了大量的日记和散文诗。以下两首,是分别写于两个年度的两首散文诗。
《阳光》
2015年7月8日
珍惜每一个早晨
因为
有阳光和晨露
我顺着野草遮蔽的小路
走向村子的深处
我知道
在下一个转角
一定会有一束阳光
穿过长长的巷子
洒落在你面前
阳光里
写着你所有的想象
《野蔷薇的春天》
2016年,5月13日
蜜蜂振动翅膀
把春天搅进阳光里
它的触须困进了野蔷薇的花粉里
就在山野的深处
那条无人问津的河谷
野蔷薇赶在雨季之前开放
一场盛宴
在她和蜜蜂之间
没有人
能知晓这其中的奥秘
谈到凤凰措的实践,孔祥伟认为是一场设计观念的重塑,将设计与生活融入荒野乡村的个人体验,也是一场探求自然的心路历程。
项目名称:凤凰措乡村营造
主创设计师:孔祥伟
设计团体:刘玉龙、李国栋、王稳、林丽聪、滕欣、郑亚凯、肖天艳、徐景安、王梓亦、李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