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明&Roberto Cavalli广州设计周玛缇展区首次首次产品设计合作

设计:今日头条 | 项目地点:广州 | 类别:腕儿线索 | 2017-12-04 8054 70

        著名设计师、当代艺术家林学明于2017年设计了多款系列产品面向消费市场,由玛缇公司隆重推出。“林学明系列”与意大利著名设计师Roberto Cavalli的産品共同在2017广州设计周玛缇展区首次面世。11月29日下午,林学明在玛缇展位论坛区进行主题演讲《负设计-形而上下Negative design"the metaphysical" and "the physical"》,现场媒体及设计师近百人围观,全场爆满。


著名設计师、当代艺术家林學明.jpg

▲著名设计师、当代艺术家林学明



/ “负设计”是什么? /


        活动由今日头条华南区主编/总监陈景清主持,林學明在设计观点的开场时就表示:“设计的反面作用是另一种设计想法的语境,负等于反,因为如今我们在太多活动中分享作品时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让大家追风没有了自己的创意性。例如有人问明年主流时是什么,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所以,今天我也没有一张案例图,主要是设计背后的真相。


        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气。我们整个设计其实也是在道之内,在设计作用中游走。”


活动现场.jpg

▲活动现场



/ 设计中的哲学思想 /


        万物天下是先有还是先无?从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林學明阐述道:设计中的“有”和“无”是贯穿设计过程中的哲学思考的,它既不是解决设计中空间的虚实和转换,更不是空间尺度和物体细节的纷争,“有”是形式与功能的具体表现,是存在的物质载体。而设计中的“无”才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能量所在,已完成的设计作品以“有”的表象存在着,而“无”则隐匿在正负两极之“负”里。也就是——做设计时不是想我们设计本身的功能与形式,而是抓住设计的“源”,所谓“源”就是设计的负,例如集合大自然永恒的启示,由生活积累、现代意识、思想高度、表现手法、人格境界、心理因素等去考虑。



/ 设计要有现代美的认知 /


        “没有美学思想支撑的设计,便谈不上人性的关怀,那只是虚张声势杂乱无章的框架,毫无情感温度的材料堆砌”,为此,林學明由他的摄影以及杜尚作品中分享了在生活中寻找美的元素及构成——归于自然。


生活发现-“朝夕相随”.jpg

▲生活发现-“朝夕相随”


        “黑与白,舒与密的启示,换个角度又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生活中的自然。我比较钟爱黑色,它是力量的彰显,当看到一些影子时我就喜欢把它拍下来。”


静物的幻境.jpg

▲静物的幻境


        “设计对形态,色彩都应该有比较敏感的触觉。它像水墨画,也像建筑。”


        “学习不是积累,是持续不断的察觉。以小观大,从自然万物中发现美的规律,美无处不在,只要你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你就可得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林學明喜欢用速写记录不同的视觉图像,他说这些图像里面一定有某些符号(人类历史的智慧、艺术、思想、哲学、宗教等)表现出作品的情感,通过速写得到一种对设计结构的启示,期间他分享了日本和秘鲁的速写,其中可透过图像发现日本的简洁,而秘鲁的奔放与热烈也可以通过简单几笔就能找到建筑的特征。


日本速写.jpg

▲日本速写


        “空间的穿透与无限定性,雅致、精细、深远、静谧、飘逸、疏密、聚合、里外空间的自由转换,构成了日本传统木构建筑节奏韵律。”


砖面设计来源——威尼斯摄影.jpg

▲砖面设计来源——威尼斯摄影


         “浮光随日度,荡影逐波深。建筑的倒影在水面上随风摆动。瞬间让你心动的感觉一定是最美的。”


        最后还有罗马、伊斯坦布尔等速写,甚至还有林學明本人在遇险被抢救后留在脑海的记忆点所形成的画面——如《永恒的尝试》、《缘起稻城》等,他说:做设计的人应该让自己能心静的感受自然精彩微妙的感觉。在游走中,各种自然,生活,科学进步的因素都会给我们启示。以水墨的表达方式,其实也我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呐喊。”


        据悉,除了本次的陶瓷产品设计,林學明之前也做过类似玻璃镶嵌的公共艺术作品,如青岛地铁二号线石老人站。


青岛地铁二号线石老人站公共艺术.jpg

▲青岛地铁二号线石老人站公共艺术


▲林学明系列视频欣赏


        视频是为了传达出陶瓷也是自然的灵魂,“它源于火山熔岩,带着大自然的气息,陶瓷艺术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结晶,体现人类的智慧。”观点分享的最后,林学明再强调道:设计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停留在正的一面能量,而是能在正负里面把握好,发现更多可能性。


作品现场展示方式.jpg

▲作品现场展示


一众设计师参观现场.jpg

▲一众设计师参观现场



/ 现场设计师互动环节 /


记者:在设计创作中普通人与知名设计师的形式上都差不多,如何创造影响力?

林:年轻设计师有很多机会学习,不要急于成名,需要时间沉淀。宏大不等于伟大,只要用心去做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记者:新资产阶级的当下设计师是追求前沿的主体,那如何掌握当下?

林:视野开阔,如何在东西方文化中健康积极的表现出自我的内容很重要。不要跟风,要把握呈现有温度,感人的内容。在情感的表达上没有太多的,感动的不是符号而是细节。



/ 媒体互动-《今日设计》 /


记者:您认为当代艺术与当代设计抽象与具象哪个为重?林學明系列如何与玛缇结缘的?

林:当代也就是当下,它表现出的情感能与当代人对话的都可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道法自然。我很早就认识玛缇,它是一个比较年轻时尚的品牌,在陶瓷行业满天下都在研究大理石方向的情况下,我想我们是可以有大胆的设想与变化,玛缇能用我的作品做砖其实很不简单。


领导嘉宾合影1.jpg

领导嘉宾合影2.jpg

▲嘉宾合影



/ 林学明作品欣赏 / 


“晖山”.jpg

▲晖山


“雨霁”.jpg

▲雨霁


        林学明系列揉合了源于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丰饶轻柔的水墨,幻化成似雾如烟的黑与白;硬朗苍劲的笔触,挥洒出东方美学中特有的、流动的、无垠的线与面。该系列产品超越生活的审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大众可用的艺术。这是对当代生活美学的解读与探索—将艺术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感知艺术。



林学明介绍:


林學明签名和头像.jpg


        集美组创始人/创意总监,中央美术學院城市设计學院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學院设计學院客座教授、中国资深室内建筑师、中国资深室内设计师、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师。



Edit by Designwire

 
今日头条相关案例
  • 林学明&Roberto Cavalli广州...


设计腕儿×地产商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