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参与改造“光之隧道”

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 项目地点:日本 | 类别:腕儿线索 | 2020-04-05 8143 107

2018年,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参与了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祭—越后妻有三年展”,改造了一条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名为“光之隧道”。作品在展览中脱颖而出,成为艺术节上最具人气的项目。

 

_85H2070.jpg


隧道印象

 

“在马岩松的建筑里,建筑与自然无限靠近,其间仅隔一层‘皮膜’。日语里有个词叫‘虚实皮膜’,即为虚构与真实时常反转,分不清何为虚,何为实”。

                                                           ——“越后妻有&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发起人北川富朗


“光之隧道”全长750米,由“天河”入口—隧道—观景台组成。隧道穿行于清津峡六方石构成的峡谷岩壁中,尽头处的“镜池”,水面、镜面、自然融合,映射出隧道外四季的风景,表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美学意蕴。

 

▼天河(入口)


WechatIMG75.jpg


设计巧妙利用了隧道的长度和光线的递进感,营造出奇幻的空间视觉效果。


▼氤氲、昏暗的隧道灯光


_85H1648.jpg

_DSC4521.jpg


▼观景台墙壁水滴状的镜子


_85H2029.jpg


▼隧道尽头豁然开朗的“镜池”


镜池雪景-kiyotsukyo_2018.12.10(撮影十日町市観光協会).jpg

 

镜池的景象,是中国传统里“虚实相生”的意境,虚虚实实,亦真亦幻。一片水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完整的圆形镜面。光变成了画笔,水、阳光、天气的变幻变成了颜料,为自然增添诗意。


17_MAD_Echigo Tsumari_Tunnel of Light_Light Cave_by Osamu Nakamura.jpg

 

隧道影响

 

清津峡位于新泻县的越后妻有,这里是著名的大雪地带、人口稀少,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逐渐流失,游客人数急剧减少,使得这里“十屋九空”,日渐凋敝。


MAD为清津峡隧道每一处空间所增加的自然的“一笔”,让清津峡具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焕发了活力与生机。

 

山本勝利&関口芳史

 

“平成29年,清津峡大约是来了5万9千人次;在平成30年,也就是改建完成的这一年,观光客超过了18万2千人次,回到了3倍的状态。”(注:平成30年即2018年)

                                                                                 ——十日町中里支所、係長,山本勝利

 

“这里以前是以老年人为主欣赏枫叶的人群。而现在吸引了完全不同类型的观光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在大地艺术祭的诸多艺术作品中,光之隧道脱颖而出且备受瞩目。”

                                                                                 ——十日町市長,関口芳史



WechatIMG94.jpg

 

为期50天的“大地艺术祭”会期内,共有8万多名游客到访,使得越后妻有这个不到7万人口的地区,出现了拥堵现象。作品建成后的一年,也就是2019年,访客达到30多万。


为了帮忙照顾家里的旅店、餐馆、酒厂生意,不少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开始陆续从大城市搬了回来。


_85H1847.jpg

 

这个寂寂无名,甚至许多日本年轻人都不知道的村落,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达人和艺术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2019年,SNS(社交网络)评选出的夏日最佳游览地排名,“光之隧道”被评为前十之首。


_85H1860.jpg

 

同年,“光之隧道”影像资料呈现于日本文部省推出的“日本之博”全球宣传片中,与其他四个从古代文物到当代依然沿袭的传统艺术一起,为日本文化代言。

 

_85H1911.jpg


日本时报、Nikkei、Designboom、Dezeen、周末画报、三联周刊、人民网等国内外媒体报道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在日本改建的这条振兴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艺术作品。


_85H1944.jpg

 

他|她 说

 

清津峡地区振興会,五十川弘一

“春天也想看,夏天也想看,秋天也想看,最好下初雪的时候我也想去看看。”

 

十日町居民,上村喜子

“最喜欢的部分是最后镜池的空间。比想象中的好,有着如梦幻般的风景,根据角度不同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这带来了很多客人,真的很感激。


十日町居民,村山荘

“在最早的时候,我看到最里面空间的效果图,没有很理解那个空间意象。去看了之后,觉得‘哇,真是太棒了’!”

 

“在隧道当中最喜欢的部分是刚才经过的那个红色灯光照明的空间。虽然很暗,隧道的壁面基本上是一个土墙的状态,而并非是混凝土浇筑的比较平滑的表面。那里是凹凸不平的。在灯光的照明下,产生了阴影。我非常喜欢这个部分。”

                                  ——游客

 

“我最喜欢最深处的镜池空间。很静谧的感觉。就是为了看那里我才过来的。”

                                                                                                                    ——游客

 

 _85H1974.jpg

 

隧道|巧思

 

MAD首先在隧道入口处,新建了一座符合当地风貌的木屋,高耸的坡屋顶可以防止冬天的积雪。


▼ “天河”(纪念品商店&温泉足浴)


纪念品商店.jpg


改造前 VS 改造后

 

WechatIMG79.jpg 

建筑物一层是纪念品商店及咖啡厅,展示出售当地村民的手工艺品,也可短暂休憩。

 

▼入口吧台墙面绘制了隧道形态的图案


_85H0584.jpg


二层的温泉足浴池是一个暗空间,屋顶洞中的镜面巧妙地将建筑外的峡谷及水流反射至空中,成为了天上的河流。

 

_85H0571.jpg

 

从入口径直走向隧道,昏暗灯光,配衬着层次丰富的玄妙轻音乐,气氛瞬时变得神秘、微妙,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想象力被无限放大。


▼隧道中不同色彩的昏暗空间

 

_85H1923.jpg


第二观景台中央的“泡泡”实际是一处卫生间,单面透视镜使得只有室内可看穿室外。“泡泡”内的使用者,就像是实现了无数人儿时当“隐形人”的愿望,不被人发现,看游人百态,静对自然。MAD在观景台墙壁上加装了多面像水滴形状的镜子,就像是在沉闷坚实的穹顶凿开一个个通往未知空间的洞,人们在现实与超现实两极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

 

▼观景台改造前


WechatIMG106.jpg

 

隧道的尽头——镜池是项目的高潮部分。


MAD将清津峡溪水引入形成镜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的富有诗意的画面。洞顶墙壁铺设的磨砂不锈钢板将外面的山水天空的光线反射到隧道内部,内和外的边界模糊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虚化了现实的天空和云。

 

▼一片水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的时光通道


_85H0982.jpg


隧道之初MAD的设想是什么,

这些都实现了吗?

天河入口处,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MAD做了哪些尝试?

“奇妙”的泡泡卫生间,镜池的倒影效果

这些理念如何逐一实现?

MAD在整个项目中,面临哪些挑战?

《光之隧道——马岩松越后妻有作品》成书即将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设计腕儿公众号.png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MAD建筑事务所相关案例
  •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

  • 马岩松:2018越后妻有大地艺...

  • 哈尔滨大剧院设计

  • 马岩松—北京康莱德酒店设计


设计腕儿×地产商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