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Kerry Hill ×养云村:隐于上海,藏于艺术!
最好的建筑似乎就是这样,
我们深处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
艺术于哪里开始。
于是“养云村”携自然而来,将朦胧的过往、树荫里流转的光影、素净的建筑渐渐绘制成一幅承载未来的诗意美卷,又特邀Kerry Hill设计团队操刀,以极简、以自然、以艺术。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作为孕育在香樟森林里的新时代村落,养云村毗邻马桥森林公园,内部河道蜿蜒,古树成林,外部生态岛、水花园等景观相伴,在自然之中认知世界,真正建造建筑、自然与人依存的隐世格局。
01
空间,凝固的诗
“栖息在森林里”的养云村,
予一个诗意的开始。
Kerry Hill的作品,素来崇尚极简与自然,仿佛有着扭动时间的力量,让人们看到未来最好的样子,由其团队操刀的养云村亦如此。
“从整体出发,我们希望养云村是一个低密度的森林社区。所以保持了建筑的尽可能低矮,基本在两层左右,这样,房子就像在森林里一样。”KHA团队设计师说。
诗和远方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风景,而是在普通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隐秘之境。在养云村,每个简单体量的建筑都会配以小院花园,让自然与室内无缝连接。设计则呈现当代审美格局:通透轩敞、节奏利落、光影艺术……
闲坐室内,便可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亦如设计师所畅想的:造一个看云的地方,每一刻,都是城市见不到的风景。
且为了保证将自然最大化的引入室内,空间特设高挑空、大面宽,边界也不是建筑的玻璃或墙壁,而是直接伸展到花园尽头。到自然中去,是当下一件奢侈又诗意的事情。
此外,室内装饰也拒绝繁复、保持简约,精致的木件、自然的石材更体现了安缦标志性的极简主义审美。仿佛印证着李国文先生在《淡之美》中感悟:“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02
艺廊,承载诗里的故事
若有诗意藏于心,岁月从不败年华
且真正的诗意,从来不是统一标准。
所以养云村于建筑内设地下艺廊,去呈现每一个养云人不同的“诗意”。
这是一处高6.6米的灵活空间,开阔的格局迎合着大面积的下沉式庭院,在增加采光的同时,亦增加了一处怡人景观。
毫无疑问,光是这里的艺术品。无论是墙面的灯光还是渗透而来的自然光影,因为光,室内浮泛着一种与四时同的温度,宁静而明亮。
情定养云村的人自称“村民”或“养云人”,因为他们对艺术和自我都有着独立的信仰,或千帆阅尽淡然心性、或品茗赏月诗酒田园、亦或者,以艺术哺育生命,悠然无碍……
总之,心中有向往,才能描摹未来最美的模样,而养云村,就是对这向往的承载。
艾青曾说:“山野的篝火是美的,港湾的灯塔是美的,夏夜的繁星是美的,庆祝胜利的焰火是美的,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即使是行车道,养云村亦抓住了光之美,别出心裁之处在于,将采光井设计为花园的形式,最大程度的扩大景观面。此外,细节处无不诠释:存在即极致。
未来以先,心怀过往。
养云村给予我们尊重过去的机会,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未来。
01
艺术是精神世界的最佳底色
精神世界的富足是:既有骨子里自我独特的本性、又能掌握人世间的收放自如。
归根到底,关乎阅历、底蕴与思维方式。
陈丹青在《局部》的开篇语中说:“上东城86街往第五大道走,就大都会美术馆,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35年过去了,不记得来了多少次,现在我还没有从这儿毕业。”
这也是L先生决定将地下层作为艺术收藏馆的原因,他懂得陈丹青口中没有毕业的意义,那是艺术的厚度。
L先生,养云村“村民”,55岁,早年经商子女定居纽约,他和夫人也就开始了纽约与中国两地往返的生活模式。与做企业家带来的快感不同,L先生之所以收藏油画,是因为可以从中感受到当代艺术的魅力与思想的充盈。
每到上海他都喜欢去静安的美术馆,一个人安静的欣赏;或是去拍卖会,看一幅幅油画带来的质感与生命气息的冲击。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难能可贵的艺术雅士诗意的趣味。
于是他开始向往着于地下空间挂起一幅幅油画,在未来的某一天,迎着窗外的自然,悠然处之。闲时邀三五好友赏画聊天,讨论艺术、文学和人生,这样的世界,浮光掠影快节奏是不会懂的。
与L先生拥有同样情愫的是W先生,但他收藏的不是自己的爱好,而是对爷爷的记忆:“我爷爷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将自己的收藏全部给了我,之前只能封存在家里,来到养云村,看到地下艺廊,让我十分激动。这些作品应该被展示,并且让邻居、朋友闲时欣赏、交流,这才是艺术的价值。”
简约唯美的现代建筑、优雅从容的景观氛围,为地下展陈空间做了最好的情感铺陈。在他看来,钢筋混凝土是这里的附属,养云村真正的意义在于文化、艺术、精神与价值观的统一。
02
品茗、宴酒、泼墨、静读
艺术最值得人们记取的不是作为艺术品的物,
而是它给人的生命启发。
《南画十六观》
陈老莲的《南画十六观》借十六副艺术大家画作,阐述十六种雅事,访庄、浇书、问月、品梵……是他对隐居的写照,也是精神追求的缩影。所以有人说:讨论真,而自身亦达于美,是一本好书的境界。
将其加之于空间,亦如是。中国人向往的山水,更多的是内心的山水,是人内心的精神寄托,于是养云村的“村民”将地下空间用于茶室、酒窖、书房等功能,借此关照内心。
烂漫不过世间花,慢煮光影一盏茶
Z先生是这中之一。因为经常去楠书房喝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茶背后所引申的精神都有着自己的情愫,他向往繁忙之余偶尔的避世闲静。
所以寻一方雅室,一人一茶一清心,一草一木一世界,享受的不仅是茶,更是那半天里的独处。
X夫妇也是这中之一。夫人是位书法家,地下空间自然设定为书房,另有酒窖与之毗邻。“独处、会友都很好”,X先生说:“我们不常在国内,所以闲暇之余,更需要一个隔绝的空间,亲近自然,在这个世界里激发自己的灵感。”
大道至简,便是放开那些繁杂,回归雅事本身:闲,却气质不凡。
03
闲坐自然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瓦雀影动,杨花入砚。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从容自得,且与自然的和乐。
W爱极了地下挑高宽敞的空间,以及因落地窗引入的小院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自然浪漫亦承载了自己向往的未来。
于他而言,养云村与城市里悬在高处的“水泥盒子”不同,它艺术、自然又有生气,“村”内还伴有花园、茶室、酒廊等公共空间,足不出户便可安享当下。
在这里,变换着韵味的四季风景,生动而纯真。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