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形态丨霾——2015年广州设计周共生形态馆
广州共生形态在2015年广州设计周上的展位被设计成了一座互动性的艺术装置,装置由几座向心的盒子相连接,观众从预先设定的入口走进展场后,可以看到不同的投影画面被分别投射在玻璃屏幕和地上,若干电子屏幕设置在空间的尽端,观众虽然可以隔着玻璃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除了原路返回却无法走出这座如雾围拢的空间。渐变夹胶玻璃作为立面,渐层的雾白效果,让人产生迷幻虚无的感觉,就好像置身在雾霾弥漫的中国城市里,雾霾让人们彼此看不清对方。
此番似远似近,不透不清的意象,除了隐喻生态学意义上的霾,共生形态还希望还希望藉此表达现代人与虚拟世界的一种关系,那是另一种看不见的“霾”,一种被电子商务和虚拟社交包围的“霾”,人们沉溺其中,而忽略了身边的日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渐疏离,人们每天都无时不刻地关注着电子屏幕的内容,生活在一个被他们视为真实的幻想世界里,乐此不疲,冷落了对现实人生的灌溉。这体现了社会现况,科技虽然为人们带来便利,却也使人造成精神世界的某种孤独感和迷失,设计师希望观众在亲身体验的情境中,唤起人们对这种状态的反思。
展会的第三天,现场开放另一项参与活动,观众开始用举办方提供的画笔在玻璃上涂鸦和绘画,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有趣的是,关于“霾“的主题未经透露,参与的观众却自发地形成了一次关于这个主题的艺术行为,这是艺术装置对观众集体潜意识的一次触发。
设计总监:彭征
参与设计:彭征、谢泽坤
设计团队: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企业网站:www.cocopro.cn
项目地点:广东广州
设计时间:2015年11月
竣工时间:2015年12月
设计面积:130M2
主要材料:渐变夹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