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

设计:设计腕儿 | 项目地点:深圳 | 类别:腕儿线索 | 2016-12-08 6901 65

  12月4日,心+设计学社“为设计发声”系列研讨会在深圳圆满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台湾、深圳两地的设计大咖们相聚一堂,共同对中国设计文化、设计价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对话和探讨。



台/深两地参会嘉宾


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01

*以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演讲嘉宾及演讲流程以现场为准



  心+设计学社的12位设计师——赵牧桓、邱春瑞、柯尚达、赖建安、赖连取、连自成、凌子达、孙建亚、林琮然、曾传杰、杜柏均、颜呈勋,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心+设计学社的缘起、价值,以及米兰三年展系列作品“冥想空间”。


  创立“心+设计学社”的初衷,是源自他们一份秉承设计本质,坚持执着的匠人精神,他们敢于放空自己、敢于创业界先锋,并将设计作为提升中国文化的途径,而不是只当成生意的一种心态。


  12位设计师每个月轮流主持一场研讨会,是源于他们想为东方、为国人,将东方新的创意和思维发散出来,一起对设计和构思变化进行反思。希望用新的手法诠释东方艺术的灵魂,唤醒人们对传统东方哲学思想的回归,在时代洪流中形成复兴思潮,引领新生代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让东方设计具有更多的影响力。

 

  “一群倔强的老男人,几乎自费500万到米兰参加三年展,7件作品回国之后以170万拍卖捐给偏远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在这么功利与到处花赞助商钱的设计圈里,这12个人是值得大家去鼓励与欣赏的老男人!” 


  ——邱春瑞


  在深圳这座拥有“设计之都”闪亮标签的快速成长和建构的前沿城市迎来了“心+设”,这群执着于匠人精神、热心美术教育公益的国际知名华人设计师,12月4日他们同深圳设计大咖集聚一堂,来看看他们产生了怎样的热点和火花?



主题:如何在水深火热的中国设计圈里自救?


  中国设计已经走过了三十来个年头,作为一名当代设计师,如何让我们的作品赋有灵魂,如何让我们的作品在文化传承的这条延长线上延续下去,如何让我们的作品迸发出崭新的创造力,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当今的设计生态中,中国设计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吗?我们又如何在水深火热的中国设计圈里进行自救呢?请看台湾/深圳两地设计师对中国设计文化、设计价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对话和探索。

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02


心+设计学社孙建亚先生

▲作为一个设计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突出,是需要有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一切才会水到渠成。他非常重视公司每个项目的效果图,每当项目的平面图确定之后,会花大量的时间把整个建筑包括室内室外所有空间量到位,甚至连家具、饰品都会建模出来,其他的施工、软装部分才会放心交给主管去做,这些大量的效果图纸不仅在内部项目的沟通上还是给甲方做报告公司交底的时候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心+设计学社赖连取先生

▲分享了自己初进日本公司的两个深刻经历,表示日本人很看重新人做事的态度,并且对设计的认知也很深刻,日本设计师尤其重视人对空间的体验、感受和认知,并为了更好的体验效果去努力、探索、前行。

 

朗联设计创始人秦岳明先生
▲就设计阶段的运营表达了个人想法,一个项目在完成之后,团队最重要最需要做的是重新追溯设计的过程,从中去检讨自身,反省自身,总结自身,团队才能有所进步,甚至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总而言之,在当下“水深火热”的时代,用作品说话其实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只有做好自己,用心做好设计,水其实并不深,火也并不热。

 

 

创域设计董事长殷艳明先生
▲谈到自身对台湾设计师的感觉:优秀是一种习惯,匠心精神从台湾设计师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未来不可期,做好当下做好自己,“心设”团体不论从作品的设计、艺术还是态度上都值得内地设计师学习,像这样抱团取暖的方式,产生的团体力量可以给行业给内地设计师带来很多的启示。

 

心+设计学社曾传杰先生
▲风趣的给大家分享了成长中的音乐经历和做设计的秘密武器——就是把“在短暂的节拍中创造几十个跳动的音符”作为训练自己右脑的重要方法。并从嫉恶如仇、我行我素、因材施教、知人善用、草木皆兵五个不同的阶段诠释自己对设计管理学的看法。

 

心+设计学社赖建安先生

▲透露道,公司成立第三年的时候面临过很大的困难,自己去过工地做过保洁打过杂,所以当他再次回到设计桌上时,多了一份用心和思考。他相信只有用心和贴心地站在业主的角度做好设计,从而做出好的作品,而这份有感悟、有温度的设计将会连同那一份用心将会一直支撑着大家走下去。

 

顶贺设计董事长何潇宁女士

▲设计即是生活,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做不好设计。当下的设计行业大环境很焦虑,只有静下心来,把基础打好,多学多看,少受外部氛围的影响,先把自己做好,后面的许多事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鼎维设计董事长史永杰先生

▲由衷的感叹这次的分享会感触良多,他欣赏台湾的设计,谈到不论是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作品细节的表达,以及系统的竞争力方面,台湾在这块的传承脉络很清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进步,深圳设计行业“水深火热”的状态一直存在,对内而言深圳设计师应该求变,寻求一种突破,台湾设计师从以前较少的公开表达到此次“心设”大军来势汹汹,势必会给无法再次寻求突破的深圳设计行业带来波动和冲击,从而影响行业去重新思考寻求突破点,这些都是可以起到正面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心+设计学社颜呈勋先生

▲从学生角度谈到了当下“水深火热”的现象是社会大趋势的变化,并表示时代依旧在随着经济环境、人均老龄化等因素不断改变。当下青年设计师需要思考很多问题,在座的前辈老师走过的路和他们身处的时代是不可复制的。社会大环境环境在变,业主在要求在变,设计也需要改变,如何找到个人特色甚至企业竞争力?你的价值在哪里?你能为业主创造多少的价值?这些都是年轻一辈的设计师需要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心+设计学社林琮然先生

▲现场分享了两段深刻的求学往事,讲道一个人的设计和创作留下的足迹可能会感染不同的人,甚至是不同时空的不同的人。他提到像“心设”这样的团体,大家把各自的思想拿到这个平台去碰撞后,把好的部分发扬传承出去,用“为爱上色”这个主题来定义此次米兰行后拍卖下的善款捐给偏远地区美术教育的初心,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当你纯粹为小孩子画画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你会考虑他们的传统是什么,他们关注什么,从而去更好地完成一幅作品,这一种关怀的力量,我们希望这种力量,留下的足迹能感染到这个社会。



特邀嘉宾:张清平


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03

  被台湾室内设计界誉为“台湾设计之光”的张清平老师,在现场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他的部分代表作品,并剖释了作品的理念来源与表现手法。他的讲话和举例平易近人,深入浅出,每一个工作过程中所推出的作品在他的分析下变得有章有节,脉络清晰。他的作品深深的打动了现场的听众,在案例讲述前他娓娓道来的小故事,感人至深,备受启迪。

 

  “室内设计不是纯艺术,它还需加上了商业的功能考量。一个好的设计要满足功能,还要满足基本的控制、个性的要求、有限的时间完成,甚至要有商业价值的考量,这才是现在做的室内设计。


  在人人都说“新东方”的今天,他偏偏要说“心东方”。心东方,“不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努力用人来表现历史的轨迹,就像我们讲文化一样,设计时努力发掘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元素。”


  张清平老师在演讲主题《心奢华》中谈到,“我不觉得奢华要让我的设计变狭窄,奢华的定义是一种生活美学,做品位,讲细致,我的风格就是绝对的奢华,把一件作品做到极致,那才算是奢华。”


  张老师还分享了荣获红点至尊奖的设计案例《大明大放》背后的设计思考:“由沟通、了解、及对生活细节需求的琢磨,延伸一场串联与展开的对应概念,从空间的开放/隐秘、光线的明/暗、层次的对比/渐变这些对应关系中,创造空间堆栈与穿透的流动感,呈现一个光渲染的对应空间。为这一些场域制造对称和反差的关系,也因此,让人们可以改变认识空间的角度,引领使用者超越既定的想象,内心深处的愿望也获得了实现。



特邀嘉宾:郭子乾


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04

  台湾综艺娱乐模仿大咖郭子亁先生,作为本次研讨会的特邀嘉宾,在现场向嘉宾们展示了他“脱口秀”表演才能,具有智慧而幽默调侃的他给这个下午带来了连连惊喜。郭子乾先生与邱春瑞老师结缘于设计,现场他讲述了自己进演艺圈的全过程,即自己的表演热情是如何被带乡音的老师点燃,如何在模仿奇强怪调的教官、校长讲话中成长以及如何想尽办法要进演艺圈。还曝料自己的表演经历,如初次裸体登台、磨了5个小时只为了1分钟的戏等。有趣、真实的小故事,诙谐的话语,让整个会场的气氛轻松愉快,现场欢笑声不断。


  郭子乾老师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进步,擅于从发现自身的特长到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及时反省和总结自己不同阶段的成果,努力将自己的内心和灵魂注入到每一个模仿中,在模仿的同时亦是在创作,真正做到了模仿别人又不丢失自己,心+设计学社的曾传杰老师称赞他是演艺界最厉害的发明家。




心+设计学社作品集签书会


  心+设计学社的老男孩们揭开了心+设计学社12位创始人最新全英文作品集的神秘面纱,作品集在研讨会现场进行限量签售。

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05

心设“为设计发声”研讨会(深圳站)之设计产生力量-06

  这场别具风趣的研讨会能够成功举办,离不开广东东鹏陶瓷·DPI原装进口馆的大力支持,DPI原装进口馆总经理张升华先生表示,自DPI的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设计师平台的交流,先后在台湾、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举办了“DPI探索之旅”等一系列设计师交流活动,旨在搭建和国内知名设计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沟通平台。



Edit by SAM

 
设计腕儿相关案例
  • 天悦壹号美学品鉴盛典及示范...

  • 【首发】CHAT 2017中国酒店...

  • 为幸福设计—福·艺术馆设计...

  • LALIQUE法国莱俪全亚洲首场...

  • 沉浸式装置艺术“Forest of ...

  • B&B Italia✖Piero Lissoni:...

  • 海克曼精选全球品位家居,深...

  • 海克曼家居深圳湾壹号集合店...

  • 凝铸人居理想 华侨城携大师...

  • 蒋友柏:体验关系设计,极致...

  • 2018全球最大消费品展Ambien...

  • 2018法兰克福Heimtextil家纺...

  • 【大事件】2018M&O巴黎展设...

  • 设计腕儿x澳信: 纽约实力最...

  • 南京溧水无想山南民宿设计竞...

  • 于昭x万科瑧湾汇荣膺2017 II...

  • 【特辑】涵碧楼酒店设计,最...

  • “卢志荣「合一」宏观与微观...

  • 对话Michael Young:设计迎...

  • 【特立独行】之石大宇“隐·...

  • 2017M&O巴黎展,设计腕儿对...

  • 聆听Carlo Colombo/姜峰/何...

  • 2017 M&O:亚洲年度设计师和...

  • 【大事件】相约Bruno Moinar...


设计腕儿×地产商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