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M&O巴黎展,设计腕儿对话Bruno×卢志荣×瞿广慈×葛亚曦!
曾经有人问山本耀司:“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周亮相的时候,是不是要把日本的精髓放到设计中去?”他回答:“如果我用和服做时装秀,会感觉自己做了个土特产。”本土风,是很多人对于设计在国际舞台表现的执念,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不尽然,因为他们的坚持除了故土情结外,还有自己。
▲ (左)马海金、Bruno Moinard、卢志荣、瞿广慈、葛亚曦
9月9日,由M&O、DesignChain主办,Designwire设计腕儿协办的“《设计·中国》——当东方遇见西方”主题对话在M&O巴黎展7号展馆成功举办。这也是中国媒体首次在巴黎展主会场作为70余场国际设计论坛之一参与其中。
▲ (左)Bruno Moinard、卢志荣
活动现场,Designwire设计腕儿主编马海金对话四位业界顶尖室内设计师及艺术家代表:法国国宝级设计师Bruno Moinard、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卢志荣、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瞿广慈、中国知名设计师葛亚曦,他们从当代设计大环境出发,探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创新,给予‘设计自由’和‘思维自由’更多可借鉴的启迪。
▲ 论坛现场
设计师理解的东方文化是什么?时间和环境究竟改变和保留了什么?在大公众文化背景的今天,空间又需要和呈现怎样的设计与艺术?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对生活没有期待,而是没有接收到更有价值的理念指引,所以一些人希望用设计改变空间,让生活更简单、更自由、更快乐。
▲ (左)赵娜、马海金、瞿广慈、卢志荣、Bruno Moinard、葛亚曦
/论坛演讲实录/
Bruno Moinard: 全球化设计
法国国宝级设计师
在了解、探索10年之后,这位法国国宝级设计师逐渐获得了来自东方的认可、追随与崇拜。Bruno Moinard是个土生土长的法国人,设计中烙着属于法国的印记,他曾先后为众多社会名流乃至前总统进行空间营造,并与中国项目合作长达10年,在他看来,世界是全球化的,设计也应如此。
▲ 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
“当到达一个新的国度、新的地域,我们会先天性的对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形成即时的印象,我认为可以通过自身体验过的情感感受,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所用到的材料、形态等方面进一步融入这种感受和情感,从而呈现出设计的多样性。”他说。
▲ 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
Bruno曾经为时尚品牌Valentino在超过17年的时间里设计了350家门店。而在这个过程里他也逐渐清晰了设计之于人的价值:设计师要不断地给予客户专业性意见,同时还要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氛围,进而构建生活的印象以及情感的共鸣。
除此之外,设计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或者精神诉求。当走进一个空间,周围的环境和配套的家具、陈设都需要形成一种和谐的互动关系。如同他自己经营的家具品牌Bruno Moinard Editions一样,在空间中注入情感。
▲法国Le Relais Plaza餐厅
手工制作和匠人精神也是Bruno此次分享的重点,虽然手工制作不会像机器生产那样完美无瑕,但也正是因为这‘不完美’,才让人们看到了人赋予空间的温柔与性格。
卢志荣:美是有用的吗 ?
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
谈及正值全球化进程,设计师应该呈现怎样的设计与文化的时,卢志荣先生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和所感,生动也发人深省。
他说:“23年前,也就是1995年我抵达意大利开始从事设计工作,从那个时候起就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在心里:如何正确的处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大家过度强调设计的不同性和差异性,但我却希望可以将强烈的差异性消除,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识。”
▲世界诗词之方舟
就像是可以表达情感的音乐,是任何人都可以分享的一种“语言”,卢志荣希望设计也能成为一种不分国界的共同语言,让人逐渐忘记由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差异性。
▲欧亚之间
当卢志荣问道“美是有用的吗?”在场的听众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见解,这就解释了我们当今社会的处境。有时大众会有一个简单而又直接的认知,即如果某一作品获得了市场的成功,那么很多人就会蜂拥而至的为其买单。这种被商业操纵的艺术,更像是对这个世界的腐蚀。
▲ESTATE DIACHRONO - ARCHIPELAGO 2015
“我们最终追求的不是产品的实用性,如诞生至今已经数千年的椅子,作为设计师须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寻求更多设计椅子的方法,而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就是为了找到美的精神所在。”他说。
瞿广慈:设计不应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不同
稀奇创始人
大众对瞿广慈先生的评价,是一位将中国的东方艺术与文化带入到世界舞台的力行者、见证者和亲历者,他是稀奇品牌的创始人,但比起其他称号,他更喜欢人们称他为艺术家,他将艺术比作魔法更视若生命,希望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把稀奇作为时代的印记。
“品牌的成长过程就是身份消失的过程,当第一次到M&O的时候,非常强烈的想呈现自己,之后在更多的不同国际舞台上,我发现品牌在一次次的行走过程中,并不是因为身份的消失而迷失自我。在失去身份的同时又找到另一个身份。”他说。
在主题对话的现场,瞿广慈还分享了一个故事:在一次展览中他与LV的设计师交谈,曾问过对方一个问题,LV的设计会为了迎合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消费人群的文化习惯而有所差异吗?其回答是:“并没有”。
最后他以一名艺术家设计作品的开放性描述了“文化共融”这一主题,他认为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如何,最终由设计师内心的本性决定了一个作品或者产品的属性,无关地域与文化。
葛亚曦:与世界交互,重在共生
LSDCASA创始人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室内设计师之一,葛亚曦认为东方文化与世界对话最重要的是一点是‘共生’。“东方文明一直被传承,延绵不断;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提及东方文化就会涉及与之对应的西方文化的交互。因此东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并共同发展。” 他说。
▲北京天悦壹号售楼处 软装设计
‘设计的本土化’是设计产生之初就探讨并在一直解决的问题,在葛亚曦看来,首先要寻找到感受的共性,而所谓的共性也恰恰是人性的部分;其次在现象层面,把所熟悉的知识系统中的资讯与需要沟通的感受产生关联,这样就容易让设计作品产生地域差异及文化差异,并由此构建共鸣。
▲「梵悦·万国府」A户型软装设计
最后,在设计里,还要有关于文化和艺术的感受体验,赋予空间文化氛围,并且无视地域、人群集文化的差异表现艺术:“空间需要面对的是美与人之间的关联性,”他解释道。
▲北京中粮瑞府样板间软装设计(400户型)
而对于文化的共融,虽然拥有东方背景,但也已经学会了用西方人的视角去理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世界通用的语境表现出诗意与美,自此,便完成了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北京中粮瑞府样板间软装设计(400户型)
“这就是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去做或者正在做的事情。作为一名设计师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某一类的精神或者价值观,通过设计的工作,用形式、环境、美等元素示范出来,以此感召大多数的人。”
Edit by Designwire
-
天悦壹号美学品鉴盛典及示范...
-
【首发】CHAT 2017中国酒店...
-
为幸福设计—福·艺术馆设计...
-
LALIQUE法国莱俪全亚洲首场...
-
沉浸式装置艺术“Forest of ...
-
B&B Italia✖Piero Lissoni:...
-
海克曼精选全球品位家居,深...
-
海克曼家居深圳湾壹号集合店...
-
凝铸人居理想 华侨城携大师...
-
蒋友柏:体验关系设计,极致...
-
2018全球最大消费品展Ambien...
-
2018法兰克福Heimtextil家纺...
-
【大事件】2018M&O巴黎展设...
-
设计腕儿x澳信: 纽约实力最...
-
南京溧水无想山南民宿设计竞...
-
于昭x万科瑧湾汇荣膺2017 II...
-
【特辑】涵碧楼酒店设计,最...
-
“卢志荣「合一」宏观与微观...
-
对话Michael Young:设计迎...
-
【特立独行】之石大宇“隐·...
-
2017M&O巴黎展,设计腕儿对...
-
聆听Carlo Colombo/姜峰/何...
-
2017 M&O:亚洲年度设计师和...
-
【大事件】相约Bruno Moinar...